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不仅对促进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作为中国同中亚、西亚以及欧、非地区各国商业联系和友好往来的交通要津,载誉于世界文明史册。

——摘编自郭洪纪孙立霞《再说“重开丝绸之路”》

材料二   安史之乱以后,西北边防空虚,吐蕃、回鹘等少数民族趁机侵占西域土地,丝绸之路沿线混战连连,唐朝因国力衰退,更无力夺回对西域的控制权,路上丝绸之路严重受阻。而日本等国不断派遣唐使,开辟海上新线路,中国商人往来于东海航路,在此背景之下,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发达。

——摘编自周得京《中国丝绸之路的繁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丝绸之路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 . 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曾在《世界遗产大全》一书的前言中说:“每个遗产既存在于本国独特的文化和自然环境中,又融入了人类和世界历史的大背景,就像一块传统海绵上的各种不可替代的装饰图案。”这段话强调的是(     
A.文化多样性B.文化的全球性C.文化的时代性D.文化的区域性
2024-01-27更新 | 164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喀什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迟在汉武帝时期,汉代就已设立掌管民间俗乐的“乐府令”。根据《汉书. 艺文志》:“自孝武设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 代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乐府机关汇集了大量的民歌和贵族、文人的创作,并加以分类编排予以演唱。从数量来看,仅仅是西汉时期,《汉书.艺文志》巳著录28家314篇。东汉乐府史籍不载,当也不在少数。从作者看,汉乐府包括贵族创作、文人创作和民歌三个部分。贵族和文人创作多是歌功颂德,文学价值不高,两汉乐府的精华在民歌。

——摘编自罗宗强、陈宏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

材料二   1937-1945年期间,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得到很大发展。特别是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的工农兵方向,强调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之后,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涌进了文艺领域,根据地的文学在“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中起了积极作用。1942 年之后,根据地的文学在工农兵文艺方向的指引下,大放异彩,佳作迭出。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都是其中的佳作.

——摘编自吴宏聪、范伯群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例如《乔厂长上任记》为代表以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改革文学;以贾平凹《高兴》为代表的关于农民工进城的文学书写。而徐则臣的《王城如海》,则设计了一个以世界、全球化为叙述空间背景的新故事.新时期文学在不断向外开放、学习各种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同时,发起了“寻根文学” 的文学思潮,来重建当代文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血脉关系,为当代文学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精神滋养。

——摘编 自张丽军《改革开放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四十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乐府诗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根据地文学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
4 . 如图是1933年中国《时事月报》上刊登的一幅名为“石油之战”的讽刺漫画,这幅漫画以当时爆发在拉丁美洲的两个为争夺石油产区的国家间的战争为背景,漫画中一个玻利维亚人和一个巴拉圭人站在石油桶上你来我往的拼刺刀,前者头戴印有美元的旗帜,后者戴着画有英镑的方旗。这幅漫画反映了(     

   

A.拉丁美洲各国间的矛盾尖锐B.英美两国的矛盾不可调和
C.中国政府关注世界局势变化D.拉丁美洲的革命任务艰巨
2023-05-14更新 | 1104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虽然政治主张不同,但是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儒家的孔子公然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口号,培养了大批弟子如子路、子贡等参政。孟子更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墨家以“兼爱”“非攻”等立场鲜明的政治学说与儒家并称显学。至于法家,更是以研讨政治权术、建立政治统治、实行富国强兵为宗旨,在战国时代各国先后兴起的众多变法活动中,领导的重任多山这一派的士子担任。即使是老子的“小国寡民”归隐思想,也只是在实现自己政治理论无望的时局下,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的扭曲表现。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传统上,东周被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和战国)。在这两个阶段中,中国社会产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变化。社会的流动性起先使贵族间的等级不容易保持,继之则连贵族与平民间的界限也被冲破。生产增加,钢钱开始流行,教育普及。迄至东周末叶,以平民出身的学者也周游列国,说辩于诸侯之间,而尤其是进入战国这一段历史上号称“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政治哲学兴起,既富有内容,又多品目,兹后2000年的中国历史中再也无此精到之处。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治国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阶级关系、文化教育等方面说明“百家争鸣”兴起的背景。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晚期,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其主要表现为西班牙等国商人用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这被称为“丝银对流”。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颁布“银钱兼使”的法令之后,明朝货币结构发展到以白银为主币、铜钱为辅币的时期。此后,白银成为法定货币。在赋役征收方面,1581年,“一条鞭法”出台,将所有税收和劳役统一折银纳税,改革很快在全国推广。当时明朝白银产量不高。1570年,墨西哥的白银和黄金比为121,在中国则为41。墨西哥白银一旦进入中国市场,其购买力立即上升三倍。

——摘编自商薇《试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材料二   20151225日,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亚投行首批公开的四个项目,即修建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高速公路、印度尼西亚贫民窟改造计划、孟加拉国250万乡村人口供电项目,总额为509亿美元。2016年放贷总额已达12亿美元亚投行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提供了更多的投资保障。就像美元往往与石油挂钩通行全世界一样,中国通过亚投行这一多边开发机构,提高了人民币在亚洲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流通程度。

——摘编自叶婷婷《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兴起的背景,并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的意义,根据以上材料,指出近代以来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新中国成立三周年之际,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产量超过建国前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比建国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但是,土地改革以后,个体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要求扩大自由生产来发展自己等问题出现。这一现象可以合理解释(     
A.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背景B.工业基础薄弱的表现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D.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性
8 . 1924年秋,周恩来担任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9年,他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任职的共同背景是国内(     
A.爆发了国民革命B.开展了土地革命
C.实现了国共合作D.爆发了抗日战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3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派出使团赴华订立平等互惠商约的议案。国务卿给赴华专使顾盛下达训令,这些港口(厦门、宁波、上海、福州、广州)位于中国物产最为富饶和人口最多的省份,都将成为很重要的商品市场美国商船(要)进入这些港口,与英商享受同等优惠贸易的权利184473日,顾盛与耆英签订了《望厦条约》。

18999月至11月,美国国务卿向各国宣布门户开放政策。美国在致英国的照会中提出,维持在华商业和航海的平等待遇,以及需要巩固和维护该帝国政府(清政府)的完整等。19007月,美国向各国再次发出照会,宣称美国要寻求一种解决办法……维持中国领土与行政的完整,保护由条约和国际法对友好国家所保证的一切权利,捍卫全世界与中华帝国所有地区进行平等与公平贸易的原则

——摘编自李育民《晚清时期中美条约关系的演变》

材料二

如果说尼克松访华、卡特推进对华关系正常化构筑了两国战略合作的基础,那么里根时期对华关系的调整和改善则标志着中美关系新的支点——“经济合作的基础开始形成。20世纪80年代中期里根政府执行新现实主义对华政策,宣称美国需要通过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并要把同中国的关系集中在经济方面1988年,中美贸易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从1979年的23.1亿美元增加到1988年的100.1亿美元,平均每年递增15%,美国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也从1980年的第24位,上升到1989年的第10位。

——摘编自于朝晖《试析70年代以来美国对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


(1)根据材料一,说明晚清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稳定性和发展性,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展性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对华政策调整的特点,并简析其对中美两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越南战争

19615月,肯尼迪派遣美军特种作战部队和军事顾问进入越南南方,越南战争爆发。196412月,美国总统约翰逊向英国首相威尔逊强调:如果南越战场上有几个穿着英军制服的士兵,就会产生重大心理和政治作用。威尔逊指出,英国已在马来西亚驻扎54000名军人,在那里从事的同样是反共事业。他还强调,英国已在越南提供一些诸如民事警察之类的服务,而且英国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联合主席国之一,肩负着寻求和平的义务。19659月,威尔逊表示英国将不接受额外的让英国对越南作出贡献以作为美国政府对英镑短期援助的回报的要求1966629日,美国对越南北方石油设施进行轰炸。威尔逊即刻声明英国政府对美国在越南的空袭升级表示遗憾,希望尽可能避免对平民的伤害。

——摘编自石俊杰《越战时期英美围绕英国出兵问题的分歧与协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越南战争的政策及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政策对越南战争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