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 366 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
2023-07-0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元帝国构建示意图。据图可知,元朝(     

A.实行中书省总领全国军务的制度
B.边疆治理呈现与内地差异化特征
C.蕴含了多元统一的国家治理智慧
D.行省制是对中央行政制度的创新
2023-07-13更新 | 719次组卷 | 16卷引用:新疆喀什十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元朝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下图)。同时,行省的高级官员通常有六、七人,分别掌握行政、财政、军事及司法等权力,互相制衡;行省中部分官员甚至由朝廷直接任命,直接对中央负责;行省内处理重要政务时,需行省高级官员们集体讨论决定。元朝行省制度的作用(     

元朝省际分界示意图
A.促进多民族的团结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有效防止地方割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建立前,苏联已与东北根据地开展了地方性的经贸合作。1950年,随着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他相关协定的签订,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到1959年,两国贸易总额增加到20.97亿美元,是1950年的6倍。中国向苏联提供苏联所急需的橡   胶、有色金属、羊毛、黄麻、大米、猪肉和烟草等原料和农副产品,以换取苏联的机器设备和   成套设备等。除此之外,中苏还以技术协定、人员交流等形式进行科技合作。为适应两国贸易   需要,中苏还决定发展并完善铁路运输路线,加强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

——摘编自禹丹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研究》

材料二     2000~2019年中国同俄罗斯商品贸易示意图


——数据来源于张小女《中俄商品贸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50年代中苏经贸关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俄商品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俄商品贸易变化的原因。
5 . 下图是近代通信领域某项重要发明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该“发明”解读正确的是
A.是由爱迪生发明并且改进的B.电磁波的理论首先得到运用
C.是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D.1877年中国自办此通信业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