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清朝时期,现代中国疆域的版图逐渐定型。要研究清朝管理西藏的历史。可以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A.史著《简明清史》B.小说《鹿鼎记》
C.文献《钦定藏内善后章程》D.影视《康熙大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近年来.中国电影业不断发展。由黄健中导演的电影《我的1919》自上映以来,受到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其中剧中人物代表顾维钧说的“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这句话被广泛传播。学者查阅相关资源,均找不到此话出处。可见(     )
A.电影中的语言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
B.影视作品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人们的内心思想
C.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一定会找到资料的证据
D.研究顾氏从法理上驳斥日本的材料更有意义
2023-02-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梁启超的历史著作《读史的方法》中记载:“无论研究何种学问,都要有目的,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再把这个目的分段细细解释,必定要先有真事实。已经沉没了的实事,应该重新寻出,此类事实,愈古愈多,譬如,做罗马史的人,专靠书本上的记载,所以记载的事情有许多靠不住的,后来罗马发现很多古代的遗迹实物,然后罗马史的真相才能逐渐明白。有许多事实,从前人记错了,我们不特不可蛮从,而且应该改正,此类事实,古代史固然不少,近代史尤其多。有许多向来史家有不大注意的材料,我们应当特别注意它,例如,诗歌的搜集,故事的采访,可因以获得许多带历史成分的材料,前人不甚注意,现在北京大学有人在那里研究了。有许多历史上的事情,原来是一件件的分开着,看不出什么道理,若是一件件的排比起来,意义就很大了,我们研究历史,要把许多似乎很不要紧的事情联合起来,加以研究。许多历史上的事情,顺看、平看似无意义,亦没有什么结果,但是细细的把长时间的历史通盘联络起来,就有意义、有结果了。”

——据梁启超《读史的方法》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梁启超关于研究史实的方法。
(2)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指出史料的类型有哪些并举例说明。
7日内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1895年5月—10月,台湾人民掀起反割台斗争。当时,大陆一位画家据此创作下了图(注:桦山资纪是日本首任驻台总督)。该画(     
A.反映了反割台斗争的真实状况B.是研究反割台斗争的一手史料
C.表达出民众对斗争胜利的愿望D.旨在动员全民族力量团结抗战
2022-08-28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关于马嘎尔尼访华,英方的记载多是马噶尔尼不认同英国是中国的藩属国,为了维护英王的尊严,选择了单膝下跪;而中方的记载却出现英使最终还是向乾隆皇帝行了代表藩属国的“双膝三跪九叩”礼。这种差异说明(     
A.历史记载带有主观意图B.史料无法反映历史真相
C.两则记载没有史料价值D.清朝同意英国贸易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等早期著作中以“托古改制”的手法提出了向西方学习、行君主立宪的主张。而根据内廷档案《故宫藏光绪二十四年内府抄本〈杰士上书汇录〉》的记载,戊戌年康有为上呈给光绪的两本变法参考《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考》,非但不主张限制君权,反而鼓励光绪师法俄日,大张君权。由此可以得出(       
A.原始档案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B.历史研究需对多项史料进行对比互证
C.综合多种历史记录即可了解客观史实
D.通过文献研究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7 . 为了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一个纵向的历史的了解,郭沫若从1928年开始了对中国社会史研究,他通过对文献与实物史料分析,认为中国历史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阶段,这引起了学术界与思想界的强烈震动。郭沫若此举
A.使学界对历史研究的方法趋同B.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
C.让学界逐渐重视运用一手史料D.改变了民众对社会史的认识
8 . 下列是两位学者关于屯田制的研究。据此可知(       
研究资料研究结论
甲学者《魏志》建安元年许下屯田之后,“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曹魏屯田制解决了军粮问题,推动统一北方。
乙学者曹操《请增封荀彧表》在许下屯田后的第五年官渡之战时,曹操“时众寡粮单,图欲还许”。屯田制可能未解决军粮问题、未起到统一北方的巨大作用。
A.屯田对北方统一无影响B.历史解释主观随意明显
C.史学真相最终无法定论D.史料记载影响历史研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六典》是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详细规定了当时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无多变更。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六典》
A.属于一手史料可信度高B.其内容便于封建政府行政运作
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标志封建法制体系的成熟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史记》明确记载,始皇将“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然而有学者研究发现,直接受到秦始皇谴责、罪名最重的徐福却并没有受到事件的影响,既没有逃亡,也没有受到法律的追究。据此,最为合理的推论是(     
A.历史文献须与考古印证方可信
B.后世研究比史书记载更为可靠
C.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不可知
D.运用史料需秉持多源互证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