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是抗战时期,中日双方报刊上登载的部分战役中日方伤亡情况的统计数据
战役中方统计日方统计
平型关战役歼灭日军1000余人亡167人,伤94人
武汉会战毙伤日军20万余人自身伤亡3万余人,因病减员6.7万余人
徐州会战毙伤日军5万余人伤亡3.2万余人
百团大战毙伤日军2万余人、伪军5000余人,俘日军280余人、伪军1.8万余人亡302人,伤1719人,皇协军(伪军)伤亡失踪1202人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日本统计方法落后于中国B.日方的统计数据比较可信
C.双方开展激烈的宣传攻势D.八路军是抗战的中流砥柱
2 . 观察如图数据,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国民经济恢复的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D.新型政权建设的需要
3 . 《商君书》载:“四海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并强调了需要记载的秦国所需知道的十三类数据。随着秦统一六国,这套户口登记、统计和上报制度随之推行全国。这有助于秦朝(     
A.防范地方官吏隐瞒税收B.避免土地兼并问题
C.防止农民集结反抗政府D.强化对民间的管理
2024-02-2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由此可以推论出我国(     
表: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比数量表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构成(合计=100)
1952年83.57.49.1
1965年81.68.410
1979年69.817.612.6
1992年59.721.418.9
2020年23.628.747.7
A.农村人口不断流失经济衰退B.计划经济时期的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
C.第三产业经济产值增长最快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社会结构新变化
2023-03-18更新 | 154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为安史之乱前唐朝人口统计表,表中数据反映出当时(     
时间户数(单位:万)人口数(单位:万)
618年2001500
639年3041235
705年6153714
754年8915288
A.社会经济持续发展B.大量引进高产作物
C.政治清明轻徭薄赋D.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2-12-24更新 | 93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东川明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反映了西汉时期淄川国诸王世系、在位年数及王国领地等数据变化情况(公元前164年—公元前9年)。

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县级行政管辖区不断扩大B.中央与地方矛盾日益尖锐
C.中央实现对地方垂直管理D.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增强
2022-01-2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表所示是1953年新中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单位:%)。该普查数据(     
人口属性男性女性18岁以上18岁以下汉族各少数民族
城镇乡村
比重51.8248.1858.9241.0893.946.0613.2686.74
A.说明国民经济取得根本好转B.表明我国人口的结构较为合理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D.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作了准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为1913—1925年俄国粮食生产统计。下列选项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土地国有政策导致了粮食减产B.市场手段有利于粮食的增产
C.新经济政策导致严重经济危机D.“苏联模式”利于农业发展
2024-02-0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新时期我国女性从业的产业结构分布比例,该数据可以反映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82年77.98%13.81%8.2%
1990年76.09%13.47%10.43%
2010年45.3%14.5%40.2%
A.女性就业人数持续增多B.女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
C.改革深化加速社会发展D.现代企业建设成效显著
10 . 据联合国有关机构2014年的统计,全世界最贫困的50%人口拥有的资产仅占人类财富总量的1%。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严重的经济失衡和结构性不平等,劳动力不断向富裕国家转移,经济发展举步维艰。这些问题源于(     
A.国内政局长期动荡B.国家政策严重失误
C.西方国家殖民侵略D.大国推行霸权主义
2024-01-16更新 | 117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