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近期在贵阳召开的数博会,全称为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聚焦“数实相融算启未来”的年度主题,为国内外企业搭建起开放共享、资源汇聚的合作平台。这体现了当今世界的特点之一是(       
A.政治多极化B.经济全球化C.社会信息化D.文化多样化
2 . 如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B.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3 . 规律提炼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年代尺示意图——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历程】


材料二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知识结构示意图——系统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知识】

材料四   【分析数据——解释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历史现象】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千古巨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获得新生”的历史事件。(注意回答影响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二中“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注意回答实质类的题目的规律总结)
(3)依据材料三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补充填写①②的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指出图三中1992年以来经济迅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注意“主要推动因素”至少回答两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墓地不同性别墓葬出土工具统计及其性别属性判断。据此可知,新石器时代(     
工具类别数量性别
男性墓(29座)女性墓(40座)
纺轮117
石斧30
石锛60
石凿140
石刀40
A.男耕女织的家庭生产方式出现B.社会贫富分化的现象日益明显
C.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D.农业已成为当时主要经济部门
5 . 下表是某学者统计的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企业形式设厂数资本(万元)资本所占比重
官办371007.89.2%
官办招商集股6356.43.2%
官督商办273.80.7%
官商合办301139.910.5%
商办4168277.776.4%
合计49110855.6100%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C.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
D.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7 . 从数据上看,欧洲在“二战”刚结束时,早已深陷财政泥潭无力自拔。1947年英国政府白皮书说:“不列颠处于极其危险的境地”;西欧政府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而东欧政权的支持率却在上升。在这种情况下
A.西方大国之间出现了金融和关税贸易大战
B.各国开始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美国战后的对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D.英国即将面临在两个大国的夹缝中生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