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周公,西周开国元勋,被封为辅相,不论军政大事还是疑难小事,周武王都找他商量。唐以前统治者多奉行“周孔之道”,在儒家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下面是学者对先秦两汉时期文献中周公形象的研究统计。

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道德典范形象506556435
辅国重臣形象4715812893
践阼称王形象306109
巫祝形象403146
圣人形象00102331

先秦两汉文献所见周公道德品质数据统计(单位:次)


西周春秋战国西汉东汉
20478
9513100
忠诚130696
勤劳161535
纳贤008148
仁德10016145
谦恭00373

——摘编自李佳庾《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研究》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角度,围绕“先秦两汉时期周公形象”,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自然经济的条件下,人口和耕地是首位的生产资源,直接关系着一个社会的盛衰,所以,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实行了“户籍相伍”制度,在农民的户籍中增加了年纪和土地占有状况。由于西晋末年的腐败政治和内战,以及十六国的北方混乱,引起北方人民大量流亡江南,到达长江流域的总数不少于70万人,滞留山东境内的达20万人。北方农民的南下,带来了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使了南方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南方的人口亦有较大增加。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便出现了天下田无荒弃的现象,按“黄册”登记的户口,户达16 052 860,口达60545 812,每户平均3. 77口。康熙五十年时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不存在像前朝那样隐漏户口的情况。

——摘编自叶瑞汶《中国历代人口和耕地走势的分析》

材料二:

说明:隋612年的数据是偏走的,在20多年里耕地增长了36.5亿亩,这个增长速度是不可靠的。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三个时期因为处于国家战乱分裂时期,资料记载很少,没有找到比较准确的数字,所以在图表上没有计入。

——摘编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数量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并说明促使这些特征形成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中某一历史时期,就“人口、耕地与社会生活”展开论述。
3 .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统计,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百万富翁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这些人所控制的社会财富也在成倍增长。1945年,美国1%的巨富阶层控制了33%的国民财富,到1992年,这个数字上升到42%.这些数据从侧面说明美国
A.战后经济发展始终领先世界B.政治选举被大资本家所操纵
C.社会福利制度有必要进一步完善D.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彻底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为中国古代粮食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数据统计,据此可以推知
秦汉隋唐宋辽金元明代清前期
粮食总量417.6亿斤626.4亿斤825.4亿斤1392亿斤2088亿斤
人均占有量985.75斤988.7斤1457.87斤1192.94斤780斤

A.农业经济没有发生本质变化B.政府对土地兼并的态度摇摆不定
C.两宋时期经济发展水平最高D.明清时期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 .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1.67亿美元增加至2012年的33116亿美元,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这主要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革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2024-02-19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人口与历史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年份口数出处
东汉157年(桓帝永寿三年)5600《晋书·地理志》
西晋280年(武帝太康元年)1600《晋书·地理志》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2900《隋书·李德林传》等
609年(炀帝大业五年)4600《隋书·地理志》
705年(中宗神龙元年)3700《通典·食货》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5300《通典·食货》
760年(肃宗乾元三年)1700《通典·食货》
820年(宪宗元和十五年)1600《旧唐书·穆宗纪》

材料二   (东汉末年)“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1)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东汉末至西晋初人口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辨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运用表格数据,绘制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要求:完整利用表格中数据;在已有网格线上制图;完善坐标信息,选择恰当的时间和数据刻度以清晰绘制线条。

隋唐时期人口数量变化折线图


(3)结合折线图和所学知识,阐释8世纪中央政权直接控制人口数量的变化。
2024-01-20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最早开始人工制糖的国家。明末至清中期是中国糖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革时期。甘蔗从名贵植物发展到普通经济作物,手工制糖经验得到系统总结,制糖技术日益程式化,这使得中国糖品的供应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日常生活用糖以及以节令用糖、社交用糖为代表的民俗用糖日渐普遍化,糖品从漫长的稀有药品、贡品、奢侈品时代转入普通生活品、生活必需品时代。中国糖品对外销售远涉印度、英国、美国、瑞典、丹麦、荷兰、波斯、日本、苏门答腊、越南、墨西哥、葡萄牙和海伦娜岛等国家及地区,这一时期中国的甘蔗种植、制糖技术、糖品消费和糖品外贸等方面在东亚甚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是当之无愧的东亚糖业大国。

——摘编自赵国壮《论中国糖业经济的“明清变革”》

材料二   1884年以前,我国蔗糖仍大量出口,畅销香港地区和英、美等国,据中国海关贸易报告数据,到1884年仍出口白糖2475万公斤,黄糖5415万公斤。19世纪末20世纪初,糖品生产贸易情况逐渐发生变化。1924-1930年,我国每年平均进口白糖60万吨,1931-1937年,每年平均进口约30万吨。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我国进口糖有增无减。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中国内地机制糖厂年产糖3万吨,加上生产的土糖17万吨,合计食糖年产量也就20万吨,在当时世界产糖国家排名第26位。这一时期,中国也开始在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建立了机械化制糖企业,甘蔗栽培与糖业的衰败状况有些许改观。

——摘编自《简谈糖业发展史之中国篇》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末至清中期糖业经济变革所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糖业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所示为唐朝政府控制的户口总数变化情况数据图。为了解决这一变化带来的财政运转困难,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抑制土地兼并B.改革均田制C.精简政府机构D.实行两税法
9 . 数据显示,19世纪30—40年代的英国,妇女占机械学院学员的1/5~1/3。1851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技术学校中有5710名女性,约占总数的24%。此外,还有其他行业技能培训学校直接为女性提供做行业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这反映出当时英国女性(     
A.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B.受教育的程度普遍提高
C.在家庭中的角色彻底改变D.积极投身争取权益的斗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1911-1927年间中国铁路经营状况统计表类型,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类型1911年1927年
公里数百分比公里数百分比
自主经营665.626.91043.948.0
帝国主义经营直接经营375939.14330.2533.2
控制经营519254.07666.2958.8

A.自主经营铁路增长速度较快B.抵御外国经济侵略毫无成效
C.混合经营的模式被广泛认可D.帝国主义经济侵略日益减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