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对“抗美援朝”的报道量统计,数据变化反映了(     
   
A.国际形势的纷繁复杂B.中国政府的务实外交
C.集体记忆具有阶段性D.意识形态的重要性
2023-06-18更新 | 207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为1992年和1997年全国私营企业部分数据的统计。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     
1992年、1997年私营企业的发展
年份雇工人数(万人)增长率注册资本额(亿元)增长率总产值(亿元)增长率
1992年201.526.1%22179.70%205.139.9%
1997年1 14514.4%5 14037.00%3 922.521.6%
A.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B.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
C.国民经济调整的完成D.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2023-02-04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为明朝1402-1627年间任职的内阁成员特征统计,表中数据反映出明朝的阁臣
概况总人数均值
是否进士出身123占比95.9%
从进士及第至首次入阁的间隔11824.80年
从首次入阁至首次出任首辅的间隔565.93年
在阁年数1236.2年

A.人数众多导致机构臃肿B.成为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
C.职务的任免都较为随意D.需要具备长期的为官经验
4 . 如表为1930--1938年美国社会经济的部分数据统计,据此可以看出,在罗斯福新政期间
时间失业(单位:百天)联邦预算结余+赤字(单位:百万美元)国罢工损失的工作日(单位:百人)工会会员人数(单位:百人)
19304340+73733203632
193212060—2735105003226
193411340—3689196003249
19369030—4424139004164
193810390—117691608265

A.政府干顶逐渐削弱B.金融改革成效显著
C.劳资矛盾得到缓和D.经济复苏时有反复
2021-09-11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如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
A.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主导地位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2020-12-11更新 | 44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17届江苏盐城鞍湖实验校九年级上开学检测历史试卷
6 . 如图为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对图中改革开放以来数据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
B.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百货零售业的发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使商品供应增加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商品供应更加丰富
7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见下表
1570—1579年28.5万两
1580—1589年88.9万两
1590—1599年70.3万两
1600—1609年104.1万两
1610—1619年103.7万两

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手工业生产水平得到较大进步B.闭关锁国政策从此被废除
C.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日益显现D.中国传统经济有一定活力
8 .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这是无法抗拒的时代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贸易趋向统计年鉴》的两组数据

第二表     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百分比)统计表
年份
发达国家间贸易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
发展中国家间贸易
1965
59.0
32.5
3.8
1970
62.1
30.6
3.3
1975
46.6
38.4
7.2
1980
44.8
39.0
9.0
1985
50.8
35.3
9.0
1990
55.3
33.4
9.6
1995
47.0
37.7
14.1

(注:总数不足100归因于与经互会国家的贸易,国家未被区分,有误差。)
材料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说:“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是人们无法否认和拒绝的事实,总的来说它有利于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无法解决国家的消费和福利不平等加剧的问题。在一国范围内,是靠民主政治和‘福利国家’来平衡和制约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现在还没有一个类似的机制。”
材料三 中国当代学者王加丰在《反现代化——全球化思潮产生的原因》一文说:“从整体看,500多年来世界现代化——全球化高歌猛进……(但)它不是一个皆大欢喜的过程。至今,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才是这个过程的佼佼者……仅从20世纪后期以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各种新的反现代化——全球化力量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反现代化——全球化往往相当于反对不平等的世界分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两表,概括分析二十世纪后半期世界出口贸易发展的特点。
(2)阅读材料二、三,分析对比东西方学者对经济全球化认识的异同点。
(3)请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二战以来的历史知识,就“人类如何应对全球化”自拟观点,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摘自《明实录》中关于明朝一段时期的财政收入情况,通过表中数据变化可知(     
年份米麦(万石)布(万匹)绢(万匹)宝钞(万锭)银(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621278012.920.68.1755.2
A.赋役制度逐步让位于租税制度B.财政收入的税种来源比较丰富
C.白银货币化推动农产品商品化D.实物之征逐渐转变为货币之征
10 . 表为西汉至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变化数据统计表。它反映出这一时期(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A.经济格局持续发生变化B.南方生产力比北方发达
C.政治经济中心日益分离D.城市经济职能不断增强
2023-11-2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