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6 道试题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较难(0.4) |
1 . 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最正确的是(     
“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研究者立场影响了对王安石的评价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文献史料,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2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苏州王生,自幼父母双亡,与婶母杨氏相依为命。转眼间王生到了十八岁,一日,杨氏对他说:“你如今年纪长大,岂坐吃箱空?我身边有的家资,并你父亲剩下的,待我凑成千来两,你到江湖上做些买卖,也是正经.”王生欣然道:“这个正是我们本等。”王生与一班为商的计议定了,说南京好做生意,先将几百两银子置了些苏州货物。拣了日子,雇下一只航船,一路上京。途中遇到一群强盗,尽数抢走了船上金银货物。王生盘缠货物都没了,只能先回家,再作计较.

杨氏见王生不久就回,又且衣衫零乱,面貌忧愁,已自猜个八九分。杨氏问他仔细,王生道: “以后只在近处做些买卖罢。”杨氏道: “男子汉千里经商,怎说这话!”在家一月有余,王生又与人商量道:“扬州布好卖。松江置买了布,带些银子到扬州,氽了米豆回来,甚是有利。”杨氏又凑了几百两银子与他,到松江买了百来筒布,独自买了一只船,身边又带了几百两氽米豆的银子,合了一个伙计,择日起行。

——据(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正式成书于 1627年)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16世纪明朝社会有哪些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建立后,推行户贴制度,这份颁发于1371年的户贴,除了刷印朱元璋的白话圣旨以外,还登记了汪寄佛一家的人口、田亩、房屋等项。该户贴(     

①为实物史料,史料价值高②说明明代开始推行户籍制度
③是人口管理和赋税征收的依据④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梁启超说:“吾二十年前所著《戊戌政变记》,后之作清史者记戊戌事,谁不认为可贵之史料?然谓所记悉为信史,吾已不敢自承。何则?感情作用所支配,不免将真迹放大也。”这主要表明(  )
A.史料决定了历史价值观B.主观因素制约史料价值
C.历史需求影响历史记忆D.一手史料往往并不可靠
5 . 图像史料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用图像学研究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时,要经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前图像志描述”,即观者眼中直接看到的事物;第二层次“图像志分析”,即注重人物和故事的识别,需要确认图像中的内容与主题,并将其中的象征物加以阐释与简单联系;第三层次“图像学阐述”,则需要辨认出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的深意,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时代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挖掘艺术家表达的更深层次内涵。

——摘编自《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

材料二


   

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年画)1950年初创作。

(1950年5月,政务院在中南海举办农机展览会;1951年国家开始推广新农具。)


根据材料一中的研究方法,对材料二中的美术作品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6 . 随着新航路开辟,玉米、番薯等食物物种传入我国,对我国产生巨大影响。有同学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问题时,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御麦(玉米)出于西番,旧名番麦,以其曾经进御,故名御麦,干叶类稷,花类稻穗,其苞如拳而长,其须如红绒,其实如芡实,大而莹白,花开于顶,实结于节,真异谷也。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

——(明)田艺蘅《留青日札》(1572年)

材料二   “……则土人传云:近年有人,在海外得此种。海外人,亦禁不令出境;此人取薯集,绞入汉水绳中,遂得渡海。因此分种移植,略通闽、广之境也。……今番薯扑地传生,枝叶极盛。若于高仰沙土,深标厚壅,大早则汲水灌之,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其利甚大。”“甘薯(番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

——徐光启《农政全书》

材料三   邑境山多田少,居民倍增,稻谷不足以给,则于山上种包谷(玉米)、洋芋、芥麦、燕麦或蕨蒿之类。深林剪伐殆尽,巨阜危峰,一望皆包谷也。

——(清)袁景晖《建始县志》


(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价值。
(2)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的影响。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清时期外来食物物种传入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
2022-09-2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伍佑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图是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的巩义石窟寺雕刻《帝后礼佛图》。该作品(     
A.体现了中原习俗的影响B.史料价值甚于艺术价值
C.反映了民族矛盾的缓和D.说明正统思想发生变化
8 . 下列一组图片为世界古代史上不同地区著名文学作品的中译本封面。对这些文学作品说法正确的是
A.均是英雄史诗,且掺杂神话传说,史料研究价值不大
B.反映重要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体现了文化的共通性
C.展现不同地域文明的独特魅力,呈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D.《荷马史诗》影响其它三部作品,说明文化间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为《盛世滋生图》(局部),描绘了清乾隆时期苏州的商业景象。该作品体现了(     
A.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B.城市经济与外贸活动的互动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为不同时期的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做,欲以岁月变化天下。”(北宋)刘挚忠肃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忠肃集》是北宋人撰写,作者的评价权威公正
B.《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没有任何史料价值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其评价全面客观
D.对事件的评价往往具有主观色彩并打上时代烙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