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把敦煌壁画的著名故事重新绘制并拍摄为动画片《九色鹿》。下图为今天看到的壁画原图(图1)和动画片的图画(图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1属于第一手史料,图2属于第二手史料
B.图2真实地还原了图1的原貌
C.图1只有历史研究价值,图2只有传播价值
D.图1有助于图2的传播和普及
2023-10-17更新 | 73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百所名校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2 . 1954年5月24日,世界和平理事会柏林特别会议召开,中国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稿(部分)如下表。作为中国外交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主要内容
第一条着重指出日内瓦会议上两条道路的斗争,即我方的道路是和平的道路,而美方的道路是战争的道路
第二条着重揭露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中的两面派手法,即一面在会内进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另一面又在会外加紧进行法务读判和组织东南亚军事侵略集团
第三条着重宣传我方真诚感意和平协商解决亚洲问题,强调亚洲各国要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类处的原则上建主亚洲各国人民的集体安全

A.反映出中国外交始终以联合国为中心B.体现出中国致力于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
C.用于印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揭示出建国初期中国外交的革命性特征
2022-08-27更新 | 59次组卷 | 5卷引用:九师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新教材)历史试题
3 . 如图是甲骨文中“国”的初体,本义是邦国,原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左边是疆域,右边是“戈”,表示用武力守卫疆域。字形像持武器(戈)守卫城邑。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注重血缘的宗法制度B.日益严峻的边疆危机
C.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早期文字的史料价值
4 .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两段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宋坊市制度的变化。下列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记载的史实相互矛盾,必有其一属于伪史
D.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2021-06-28更新 | 216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单科历史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图1为建于东汉早期的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后壁的“大王车”出行图摹本(局部)。据此可知,“大王车”出行图
A.反映出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表明王国拥有治民巡查的权力D.创作手法居世界前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1911年12月1日,中国第一部新闻纪录片《武汉战争》在上海放映,它真实地记录了武昌起义后革命军反清战斗的一些历史画面。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摄制了一部反映二次革命的新闻纪录片《上海战争》。这表明,中国早期新闻纪录片
A.具有重要史料价值B.体裁形式过于单一
C.带有鲜明反满思想D.制作水准普遍较高
2021-09-14更新 | 175次组卷 | 3卷引用:百师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全国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
C.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D.三角贸易的形成
9 . 如图为某同学收集的史料,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水利工程对农业意义重大B.封建小农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
C.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D.政府比较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10 . 历史评价和史料辨析

材料一   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主张宋朝是“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登峰造极的时代。两说在学术界各有拥趸(支持),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造极之世说”飞速崛起,大有取代“积贫积弱说”的趋势,许多学者均对宋代的历史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只是宋朝的正反两面,并无任何冲突。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

材料二   关于“杯酒释兵权”的记载

《丁晋公谈录》(北宋丁谓所著笔记)【赵普】忽一日奏太祖曰:“石守信、王审琦皆不可令主兵”。上曰:“此二人岂肯作罪过。”赵曰:“然此二人必不肯为过,臣熟观其非才,但虑其不能制伏于下……其间军伍忽有作孽者,临时不自由(身不由己)耳。”太祖又谓曰:“此户人受国家如此擢用,岂负得朕?”赵曰:“只如陛下岂负得世宗?”太祖方悟而从之。
《王文正公笔录》(北宋王曾所著笔记)石守信、王审琦等犹分典禁兵如故,相国赵普屡以为言,上力保庇之。普又密启请授以他任,于是不得已,召守信等曲宴,道旧相乐,因谕之曰:“朕与公等,义同骨肉……而言事者进说不已,今莫若自择善地,各守外藩,勿议除替。”守信等咸顿首称谢。
《涑水纪闻》(北宋司马光所著笔记)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酒酣,上屏左右,谓曰:“……为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郡节度使之乐。吾今终夕未尝敢安寝而卧也。”守信等皆曰:“何故?”上曰:“是不难知,居此位者谁不欲为之?”……“汝曹何不释去兵权,择便好田宅市之,为于孙立永久之业……”守信等皆再拜谢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上许之,皆以散就第(担任闲散官职)。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观点加以论证。
(2)对照阅读以上三段史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杯酒释兵权”可信性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