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特不知我民族自有此能力焉否也?有之则莫强,无之则竞亡,间不容发,而悉听我辈之自择。

——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1902年)

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缘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906年)

吾国今日既曰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1921年)

材料二中世纪时,天主教之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国家的君主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崔爽《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这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垮了封建贵族势力,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的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而现代的欧洲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社会就是在这种君主国里发展起来的。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1)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的基本观点;指出孙中山民族国家观念的变化,并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16世纪推动英、法等欧洲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比较近代欧洲与中国寻求建立民族国家进程的不同。

2 . 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____________”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2019-08-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定时训练历史试题
3 . 1917年,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诏书写道,我认为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是使我们的人民紧密团结并团结人民的全部力量以加快取得胜利。我同意国家杜马的请求……由我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继位,并祝福他登上俄罗斯国家皇位。希望他遵守立法机构确立的原则,并就此宣誓绝不违背。这段退位诏书说明(     )
A.二月革命使俄国成功地完成了社会转型
B.俄国革命类似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C.沙皇专制体制的本质未发生丝毫变化
D.沙皇试图通过妥协方式维护君主制
2021-05-25更新 | 110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月历史易错题目定时训练(1.16)
4 . 东欧剧变
(1)含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丧失了政权,____________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概况
①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发生剧变的东欧国家。
②1989年,民主德国政局大动荡,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____________,实现了两德的统一。
2019-08-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高三定时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A.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
C.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
D.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
2017-02-23更新 | 81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1月易错题目定时训练(1.16)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学家认为:“后世官制,变化繁赜。而其原理,不能出于治民、治军、监察官吏三者之外。此亦可见秦之定制,非漫然而设也。”以下相关评述正确的是
A.材料中的“原理”指的是三权分立与制衡
B.秦朝的中央官制最早体现此“原理”
C.作者对“原理”长期不变感到不满
D.作者对“后世”官制持否定态度
2016-11-27更新 | 232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西省平遥县和诚高考补习学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周练历史试题
7 . 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一书指出“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该材料说明
A.天象记录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B.天象变化体现君权神授思想
C.天象记录与历法制定密切相关D.天象变化体现天人感应思想
2014-09-16更新 | 3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山西忻长临康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文综历史A卷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