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建国后口述回忆史料大量问世。如:纪实类史料有石光树编《迎来曙光的盛会——新政协会议亲历记》、《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周明主编《历史在这里沉思——1966至1967年纪实》、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纪实》等;个人回忆类史料有《彭德怀自述》、薄一波的《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李锐的《庐山会议实录》,朱元石主编的《共和国要事口述史》等。据此判断(     
A.当代中国纪实类史料多于个人回忆类史料
B.研究者可以直接利用以上两类史料的观点
C.口述回忆史料是研究当代中国历史的重要依据
D.具有亲历性的口述史料能如实反映历史的全貌
2024-04-10更新 | 353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6 世界古代史与史学方法(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据如表可知,二位学者均强调(     
1884年德国学者花之安在《史学项谈》中提出:“论史尤贵考求古迹,如上古之碑记、器皿、古物留传,皆可資吾考据,此皆足以广见闻而资博识也。
1902年日本学者岸本能武太在《社会学》中说:“欲研究原人之状态,自区区旧器遣物外,无适当之方法。”
A.历史史料是研究认识历史的基础B.旧器遗物在研究上古史中的作用
C.认真考求古迹必能还原历史真相D.历史文献多元有助历史研究深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关于分封制最早出现的时间,民国时期著名学者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把分封制理解为周人的创造,是商周之际文化剧变的重要标志。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商代已经存在分封制的观点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比如古文字学家胡厚宣根据甲骨卜辞所作的《殷代封建制度考》中提出了根本不同于王国维之说的观点:“举凡周初之一切,苟非后世有意之附会,则皆可于殷代得其前身。……殷代自武丁以降,确已有封建之制。”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对同一问题的争辩,须以学者的权威为准
B.学者观点越新,历史解释越接近历史真相
C.历史研究应注重新史料的发现和运用
D.如何证明史实,应该由考古学家完成
2021-08-24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仿真模拟试卷A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