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不同史料有关孔子思想主张的史料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史料史料出处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鲁哀公曾就救火一事向孔子请教,孔子对曰:“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并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结果,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A.韩非以法家形象塑造孔子B.孔子具有德法并重思想
C.儒家学说对法家产生影响D.史书记载带有主观倾向
2 . 甘蔗与蔗糖

多数学者认为甘蔗起源于印度,后被引入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种植。甘蔗制糖技术也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波斯、大食等地,唐太宗就曾派使臣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由于日本严重缺糖,所以明清时期的中日贸易中,糖是运往日本的大宗商品,然后从日本换回大量白银和铜。

新航路开辟后,甘蔗又被引入美洲殖民地,催生了以蔗糖为重要商品的洲际贸易——“三角贸易”。甘蔗种植和熬糖需要大量劳动力,非洲黑人奴隶填补了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工业革命前后,源源不断的廉价蔗糖从美洲运往欧洲,进入千家万户,糖逐渐由奢侈品变为生活日用品,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成为工人阶级卡路里的廉价来源。工人阶级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1884年以前,中国仍大量出口蔗糖,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中国已成为蔗糖进口国。

(1)依据材料,请绘制出制糖技术的传播路线。
要求:在答题卡上的世界地图中用箭头画出

(2)历史现象是紧密联系、存在因果关系的。从这一角度,依据材料和所学,结合15—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史实,解读甘蔗种植和蔗糖贸易。
3 . 读下表,结合所学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英国主要生产部门在国民收入中占比
          时间
项目
18011831185118711901
农业32.5%23.4%20.3%14.2%6.4%
工矿业和建筑业23.4%34.4%34.3%38.1%40.2%
贸易和运输业17.4%17.3%18.7%22%23.3%
A.英国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B.英国国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C.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强国D.贸易和运输业收入始终第二
4 . 通州师范学校建立后,为了解决编印教科书和相关的学习资料这一难题,1904年,张謇创办了翰墨林编译印书局。其经营范围。一为编辑出版新式教科书;二为服务张謇个人政治主张的宣传;三为出版各类学术著作;四为张謇个人著述及其所办实业服务。下列各项中,对于张謇此举的意义解读正确的是(     
①旨在保存文化典籍,凸显服务公众的职能
②推动民族资本家们开办工厂,“实业救国”
③促进文化大众化。助推民众文化修养的提高
④主导新式教育,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主要载体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 . 对下面地图信息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最终确立B.新航路开辟后相互交融的全球贸易
C.中国成为世界白银的主要流入地D.海上丝绸之路是最主要的贸易线路
2023-06-02更新 | 599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21-22高三·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申报》民国二十六年的报道片段,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全面抗战路线取得了积极成果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严峻形势
C.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022-12-20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因为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它成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了城市……因此,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对于材料主旨的解读,正确的是(     
A.中世纪西欧的大学都位于城市B.城市是中世纪西欧经济中心
C.城市经济繁荣但是没有自治权D.城市为大学提供了经济基础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19世纪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19世纪后期以来,随着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发现,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亚、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经历过类似过程。这说明(     
A.历史资料的多元性推动历史认知的进步B.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解读历史的边界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体现历史进程的样态D.历史记忆的传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认同
2022-09-11更新 | 1529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9 . 历史人物如何评价,往往莫衷一是。比如对王安石的评价,世人褒贬不一,同时代的哲学家杨时认为:“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勤王之兵四集),实安石有以启之”。而严复认为:“千古相臣,知财计为国之大命,而有意于理财养民者,荆公一人而已”。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综合多人意见构建而成
B.严复的评价比杨时的评价更为客观理性公正
C.历史评价应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D.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考虑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10 . 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进程始终。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追求国家统一的心理特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大一统”一词始见于《春秋·公羊传》。《春秋》开篇首句就是:“(鲁隐公)元年,春,王正月”。对此,《公羊传》解释到:“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摘自林益铭《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已。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葛剑雄认为,中国古代的统一,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影响统一的因素解读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相类似,交通相对便利有利于统一。地理环境差异大,交通不便影响国家统一。
人口迁徙大量人口的迁徙,文化认同和血肉关系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统一的中国提供了人力、物力基础。
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中国基本农业区内,交通越便利,手工业和商业越发达,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越分离,统一的因素越大。
文化与制度文化和制度的一致有利于产生比较一致的国民心理,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时因地制宜的制度更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个人与阶级、阶层的作用个人与阶级、阶层在推动国家统一中发挥的作用。
(1)仔细阅读材料一,概括《春秋·公羊传》中“大一统”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墨、法三家关于“大一统”思想的主张。
(2)阅读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为践行董仲舒的主张所采取的措施。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①以秦、汉史实为例,说明“大量人口的迁徙,文化认同和血肉关系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为统一的中国提供了人力、物力基础。”②结合唐朝贞观年间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说明“个人在推动国家统一中发挥的作用”。
2020-09-08更新 | 18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海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