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2023·重庆·高考真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高利贷的明确记载始于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栾桓子曾“假贷居贿”。西汉的高利贷更为发展,放贷人数和金额都非常巨大。文帝时,农民为了交纳急征暴赋,有物产的只得将物产半价而卖,无物产的就只得借债,“取倍称之息”。唐宋时期高利贷盛行,玄宗曾下诏限制:“比来公私举放,取利颇深,有损贫下,事须厘革。”北宋又有营债,是军官向士兵放的高利贷。《宋史》记徽宗政和二年(1112)臣僚指出的军政六弊,其一即为“举放营债”。

——摘编自叶世昌《中国古近代金融史》

材料二   1715年路易十五即位,次年国家财政赤字接近1亿里弗尔。法国政府起用银行家约翰·劳,允许其开办一家银行并发行纸币,并授权他创办了一家“西方公司”,该公司股票竟能以最高达40倍的价格出售。股票热购刺激了货币流通需求,约翰·劳顺势大量发行纸币。这场冒险活动中,王室用纸币偿清了债务。但其底细很快泄露,人们争抢着去银行挤兑金币,银行印刻倒闭,许多金融家积存的大量纸币顷刻成为废纸,不少购买股票者破产。

——根据张芝联《法国通史》等整理

材料三   19世纪7080年代初,洋务运动产生了中国第一批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天津电报局、鹤峰铜矿等,均在上海公开招股。1881年,上海股市渐入高潮,《申报》报道,“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不暇计其事之兴衰隆替也”。1882109日,原价100两的招商局股票涨至270两,原价105两的开平煤矿市价达230两,原价100两的鹤峰铜矿,市价涨到177.5两。好景不长,10月之后,股价一路狂跌,到1883年底,招商局及开平煤矿的股票市价仅60两,鹤峰铜矿市价30两。这次股票风潮后,人们视购买股票为畏途,“言及公司股票,竟有谈虎色变之势”。

——摘编自叶世昌《中国经济史学论集》

材料四   1997年夏,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断了亚洲连续十几年的经济增长。香港支柱产业悉数濒危,1998年GDP出现多年未有的负增长。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力挽狂澜,果断采取措施,牢牢遏制住了经济下滑。在香港最困难的日子里,人民币汇率始终保持稳定;内地放宽访港游客限制,使香港旅游业最先从危机中恢复过来。中央政府多次表示在必要时将动用国家的外汇储备帮助保卫港元,对投机势力形成强大震慑。香港对抗狙击金融危机取得胜利,到1999年第二季度,香港经济终于结束了连续5个季度的负增长,走上了复苏之路。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高利贷的主要危害。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政府起用约翰.劳的目的,以及这场“冒险活动”给法国造成的恶果。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80年代初上海股票风潮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后果。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应对香港金融危机的优势。
2023-12-02更新 | 1122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据记载,汉成帝把刘向《列女传》中的人物画在墙壁上,并以这些节女为鉴戒教育的典范,在此影响下,“郡县乡里闻风景从”。这说明(     
A.女性社会地位提高B.地方教育体系基本确立
C.国家主流意识开始D.儒家伦理观念得到强化
2023-06-19更新 | 22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魏书·裴叔业传》记载,裴植率领寿春军民归附北魏,北魏宣武帝加封他为征虏将军、兖州刺史。后来他的长子裴昕打算逃回萧齐被抓,按法例当处极刑。宣武帝念裴植率众投诚的功劳,以裴昕受人引诱为由而下诏赦免。这表明,北魏当时(     
A.政权认同得到强化B.法例制度混乱无序
C.执法兼具情理要素D.集权政治受到挑战
2023-08-29更新 | 21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2023-06-03更新 | 104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高考重庆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有学者指出,“德”的观念至少在西周已经产生,它既是一种个人的品德,又与天命有关。春秋时期,“德”的神秘意味开始减弱,更强调人的品德和理性,如文献记载:“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推崇文献中这一观点的先秦思想流派是(     
A.墨家B.兵家C.儒家D.法家
2023-04-07更新 | 256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重庆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王祯《农书》记载:“中国自桑土既蚕之后,惟以茧纩为务,殊不知木棉之为用。夫木棉产自海南,诸种艺制作之法,骎骎北来,江淮川蜀既获其利。至南北混一之后,商贩于此,服被渐广。”由此可知,元朝时(     
A.木棉开始向北传播B.商贾对外出口大宗棉布
C.丝绸产量不及棉布D.国家统一促进棉布流行
2023-04-07更新 | 254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2年重庆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与棉花种植或棉布相关的历史记载,据此推论合理的是(     

记载

材料出处

“木棉亦西城所产。近岁以来……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

(元)《农桑辑要)

“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得御寒之益。”

《农书》

“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天工开物》

“今北土之吉贝(棉花)贱而布贵,南方反是。”

《农政全书》

A.棉花经陆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B.元朝棉花种植成本高于养蚕缫丝
C.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D.清朝南北之间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南宋时,随着大批北方人口的南移,麦的需求量激增,促使南方麦的种植逐渐普遍。据庄绰《鸡肋编》卷上记载,江、浙、湖、湘、广地区,所种春小麦,“不减淮北”;植棉区已从两广、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棉花的“诸种艺制作之法,骏骏北来;江、淮川蜀,即获其利”。材料反映了南宋时期
A.南方开始种植小麦B.已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C.南北农业交流频繁D.南方农业获得较大发展
2021-05-14更新 | 432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重庆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