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2023-12-13更新 | 311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 . 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空间较前代有了较大扩展,“打墙侵街”“接檐造舍”随处可见。另外,商铺建筑发展迅速,这使都市有了更大的容纳量和吞吐量,传统大都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材料说明宋代(     
A.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B.城市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C.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3-11-01更新 | 62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西湖老人《西湖繁胜录》记载:南宋临安城内,各行头、行老熟悉行内商品物价、供求状况,“凡雇请人力及干当人,如解库掌事、贴窗铺席、主管酒肆食店博士……俱各有行老引领”;行老为政府旬估定价提供商业信息。这一记载可以印证南宋(     
A.经营模式日趋市场化B.商业信息传播方式灵活
C.生产理念具有开放性D.城市时空限制彻底打破
22-23高三下·河北·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新唐书》记载,“弄赞(松赞干布)率兵次柏海亲迎(文成公主),见道宗,执婿礼恭甚,见中国服饰之美,缩缩愧沮……公主恶国人赭面,弄赞下令国中禁之。自褫毡罽,袭纨绡,为华风”。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于是“遗诸豪子弟入国学,习《诗》《书》。又请儒者典书疏”。据材料可知此举( )
A.促进了中原与西域文化的交流B.有利于中原对周边民族形成向心力
C.华夏认同观念开始形成并发展D.“和亲”是唐维持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023-01-04更新 | 2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5 . 下表为宋代中外贸易的相关记载。据此可知,宋代(     
序号记载出处
两宋政府在主要通商口岸设置了“怀远驿”“来远驿”等机构以接待外国客商[明]姜准(岐海琐谈》
“(宋)雍照中,造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著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珍珠、龙脑”[清]许松(宋会要辑稿.职官》
“到了十世纪末,中国政府曾发出特殊执照,招经营非洲货的外国商人来华”潘克胡斯特《埃塞俄比亚经济史入门》
A.外国客商社会地位提高B.对外贸易入超的情况比较严重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政府奉行积极进取的外贸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史籍记载,宋朝曾大量调拨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地收购的香药、犀象、苏木等热带物产,赴雄州等处榷场与辽朝交易。这反映出,当时(     
A.海外商贸非常繁荣B.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C.江南集镇商贸兴盛D.南北民间贸易活跃
2023-12-20更新 | 2087次组卷 | 13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记》记载,周族先祖古公亶父欲以少子季历继位,以便再传位给季历之子昌,故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昌正妻生子十人,长子曰伯邑考,次子曰发,但“文王舍伯邑考而以发为太子。及文王崩而发立,是为武王”。这反映出当时(     
A.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度尚未定型
C.皇位更替以贤能为标准D.统治者极力构建神权政治
2023-01-22更新 | 18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关于秦始皇死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史记》记载为胡亥“诈立”,即秦始皇弥留之际,胡亥与赵高密谋,窜通李斯篡改遗诏而立胡亥。但近年发现成书于西汉早期的竹简《赵正书》却记载了胡亥是奉秦始皇遗诏而继承皇位的。虽然《赵正书》的出现不足以否定《史记》的记载,但它提醒我们,秦代历史在西汉时期尚有多种叙述。《史记》中所见的,只是在汉帝国大一统的历史背景下“整齐百家杂语”而成的“一家之说”。这说明
A.史书编纂应删选材料、考辨真伪,从而越出材料的范围,创造新的历史
B.历史真相只有一个,对不同史料应持“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的态度
C.研究历史应寻找历史现场的任何一丝遗迹,以“理解之同情”找到真相
D.历史叙述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可以有多种叙述,但最终必成“一家之说”
2021-05-05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