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2024高三下·河北·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表为某校一位学生在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的主题活动时搜集的部分材料。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内容出处
(日本)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日本裕仁天皇《终战诏书》
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会完全被摧毁。尼米兹海军上将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法)亨利·米歇尔著,卢佩文等译《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来到波茨坦的时候曾携带一份号召日本投降的最后通牒的草案,这个草案我想同丘吉尔讨论一下。这将成为美国、英国和中国的政府首脑们的联合公告。……丘吉尔和我一样渴望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美)哈里·杜鲁门著,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
A.①揭示了日本宣告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可直接作为历史依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可信度高于二手史料
C.②是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西方学者观点,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
D.运用①②③多重证据互证,可以多角度考证日本投降的相关原因
2024-05-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春秋时期诸侯所铸青铜器的铭文中有“徐王”“越王”等称谓,而《左传》等文献却称上述诸侯为“子”。由此可知(     
A.该时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B.出土文物信息较为可信
C.当时各国君主专制逐步确立D.史料会体现一定主观性
2023-12-18更新 | 129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据史料记载,宋代城市空间较前代有了较大扩展,“打墙侵街”“接檐造舍”随处可见。另外,商铺建筑发展迅速,这使都市有了更大的容纳量和吞吐量,传统大都市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材料说明宋代(     
A.政府管理职能发生转变B.城市坊市界限未被打破
C.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D.城市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3-11-01更新 | 62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史料一   秦统一六国后,户籍制度随郡县制在全国的推行而更加严密。汉代的《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办法与规定、户籍的保管、立户的原则、田宅的分割与继承等内容。秦汉户籍基本是一年一定,汉代每年八月,乡部啬夫、吏、令史要“案户籍”,民人不论男女老小原则上都要到场接受貌阅,时称“案户比民”。户籍主要登记出入关津的符、赀簿、戍卒家属廪食簿等。汉代的户籍主要是记吏民家口名年,所以在多数场合即称为“名数”“名籍”。从户籍登记的内容上看,秦汉的“八月算人”,实则在户籍的基础上,与赋役征收相关。

——摘编自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

史料二   两宋除主户客户之分外,出现了专门从事某项生产经营的专业户,如茶户、盐户、匠户等,按职业划分,还没有专门的户籍,仍属于一般主户。两宋时期地籍与户籍分离(有鱼鳞图等关于土地的册子),有“两税版籍”“丁口账簿”等作为征税派役的依据。可见宋代户籍由士族身份世袭制开始向职业身份世袭制过渡,征税功能日渐式微。元朝将民众按民族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又在此基础上根据户主职业划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灶户、儒户等。各色人户在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地位是不同的。

——摘编自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至元朝户籍管理制度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关于秦始皇死后皇位的继承问题,《史记》记载为胡亥“诈立”,即秦始皇弥留之际,胡亥与赵高密谋,窜通李斯篡改遗诏而立胡亥。但近年发现成书于西汉早期的竹简《赵正书》却记载了胡亥是奉秦始皇遗诏而继承皇位的。虽然《赵正书》的出现不足以否定《史记》的记载,但它提醒我们,秦代历史在西汉时期尚有多种叙述。《史记》中所见的,只是在汉帝国大一统的历史背景下“整齐百家杂语”而成的“一家之说”。这说明
A.史书编纂应删选材料、考辨真伪,从而越出材料的范围,创造新的历史
B.历史真相只有一个,对不同史料应持“等量齐观”“详辨而慎取”的态度
C.研究历史应寻找历史现场的任何一丝遗迹,以“理解之同情”找到真相
D.历史叙述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可以有多种叙述,但最终必成“一家之说”
2021-05-05更新 | 1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2023-12-13更新 | 30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周代青铜器铭文中有一类“A之孙,B之子”的称谓方式,时常被用作做器人自报家门的表述。有时这种称谓是对做器人父、祖的实指,但更多时候“A之孙”的部分是虚指,被用于追溯在家族史上尤为显赫的某位先祖。据此可知,这类铭文(     
A.标志着孝道成为主流价值B.体现了贵族界定自我身份的习惯
C.反映出天道鬼神观念瓦解D.表明华夏族文化认同的初步形成
2024-02-08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8 . 文物不但具有艺术、科学价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下列可以作为研究秦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的是(       
A.电影《秦颂》B.《剑桥中国秦汉史》
C.出土的云梦睡虎地秦简D.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处于一个中西新旧文化冲突融合的复杂阶段。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逐渐从整体性上反思与区分传统文化。陈独秀指出,“所谓君道臣节名教纲常,不过儒家之主要部分而亦非其全体”,儒家纲常名教“不足支配今之社会耳”,应当被社会潮流取代。李大钊认为诸如温良恭俭让、仁义等美德,是儒家思想留下的精神财富,“孔子之说,今日有其真价,吾人亦绝不敢蔑视”。后来,中国遭遇的外交屈辱引发了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反思。陈独秀认为,资本主义虽给西方国家带来了发达的工业,“却把欧、美、日本之社会弄成贪鄙、欺诈、刻薄、没有良心了”。另外,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新村主义与工读主义的空想性,并在与基尔特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激烈论战后渐渐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摘编自吴向伟等《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与对马克思主义道路的选择》

材料二   社会主义思潮经历了时间和实践的淬炼,有的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被逐渐发扬光大;有的影响日渐式微,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任何制度要想有长久生命力,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了蓬勃生机,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历史的必然。

——摘编自陈浙闽《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历史价值》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主要主张。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023-08-28更新 | 1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长城”的称呼不同。战国时期称为堑;汉代和唐代称为塞;金代称为界壕;明代则称为边墙。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明确指出,“在建设范围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包括战国、秦、汉长城,北魏、北齐、隋、唐、五代、宋、西夏、辽具备长城特征的防御体系,金界壕,明长城”。

长城是一个关、城一体的综合体系,它承担着防御功能、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使命,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摘编自赵琛《为何说“长城两边皆故乡”?》等

历史事实和现实取向决定了对长城的价值判断,而从其兴建、功用、变迁和遗存等不同角度考查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请从上述文字材料和图片中提取论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史论结合)
2023-05-13更新 | 59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3年高考河北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