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3 道试题
1 . 传统观点认为,西周时期的秦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者在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村发现了西周时期的秦文化遗存,在其居住遗址中发现有灰坑、残房基地面等;出土陶器形态与西周陶器形态基本相似,有、盆、豆、罐等。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民族融合进程加快
B.农业文明影响扩大
C.区域文明进程趋同
D.多元一体格局形成
2024-03-22更新 | 0次组卷 | 6卷引用:倒计时19天-2024年高考考前20天终极冲刺攻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安徽巢湖流域凌家滩遗址距今约5500年,考古人员在此发掘出大量玉器、石器,发现了墙基、大型祭坛和墓地,该遗址还产生了中心聚落和聚落群。距今约5000年的屈家岭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还有大批炭化稻粒、公共墓地等。这说明(     
A.聚落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根本前提B.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
C.农业出现成为先民定居主要条件D.社会分工促进人类进入阶级社会
2024-02-2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面积5万多平方米,发掘出土了数十座房址和数百座墓葬以及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炭化稻和迄今年代最早的家猪。这可以(     
A.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考古实证B.断定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C.说明水稻已成为重要粮食作物D.推断家畜饲养成为当时的主流
2024-01-19更新 | 191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秦简《日书》成书于商鞅变法后,是流行于当时社会下层的一种用于推择时日、判断吉凶的生生活手册。根据考古研究,《日书》中记载有极多的经商吉日。这说明
A.商鞅变法是秦朝统一的重要条件
B.当时封建迷信盛行干扰经济发展
C.国家政策不能完全左右经济结构
D.文物必须结合文献才能判断真伪
2021-11-16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近年来,学界日益倾向于认为新疆玉奇喀特古城为东汉西域都护府所在地它乾城。除了根据文献记载的它乾城与乌垒城之间的里距、遗址的规制等证据,学者黄文弼调查时发现的“汉归义羌长印”“李忠(崇)之印”也成为重要证据。但是,实际上还存在一系列疑问,如“李忠之印”,由 “忠”“崇”二字通假,推断为“李崇之印”,已是一层推测;印文除上述四字,还有模糊不能释读处,又是一层疑点;由“李崇之印”推断印主人为西汉(新朝)最后一任西域都护李崇,可是李崇毕竟不是东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其战死之地,是否就是东汉之它乾城,再增一层疑点。由此可见(     
A.史学研究须重视考辨出土文献B.史学研究不宜下排他性的结论
C.逻辑推理增加了史实考证的难度D.以文献与考古实物互证可破解真相
2023-05-06更新 | 17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5史学研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2017年,在奉节县白帝城遗址发现的一座宋代兵器埋藏坑出土了16枚铁火雷(如图)。这些铁质火雷外圆内空,最大直径10~14厘米,内部填充物重约2~3千克。经检测分析,铁雷内部填充物为火药,属爆炸性火器,其形态特征与文献所载“震天雷”“铁火砲”极其相似。这一考古发现(     

A.是宋金南北对峙的历史见证B.说明火药在宋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是冷、热兵器并用时代的重要物证D.实证宋代出现了近代管型火炮的雏形
2024-01-20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4 核心素养专练50题-【查漏补缺】2024年高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3年1月陕西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箙3处;兵器柲多处、弓弩箭箙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对这一考古发掘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初步厘清军阵排列规律B.明确武器的种类与配属
C.清楚了陶俑的制作程序D.展示秦朝军事实力强大
2023-04-13更新 | 896次组卷 | 16卷引用:纲要上第3课-实战高考2024年一轮复习全考点突破
8 . 据考古发现,蒙元时期,在乌兰察布(内蒙古地区)明水元墓中,出土有纳失石(波斯语)辫线锦袍及绣有狮身人面像的刺绣图案;在赤峰地区发现元代伊斯兰教墓石和景教徒瓷质墓碑;在乌盟四子王旗发现元代驿站遗址和巨型敖包。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佐证(     
A.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经济交流B.丝绸之路兴衰与统治政策无关
C.草原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D.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范围的广泛
9 . 2015年,南昌海昏侯(汉武帝之孙刘贺)墓考古发现震惊全国。在东藏椁内,出土了铜籍田鼎和铜籍田灯各一件(籍田:春耕之前,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发现随葬多种玉器,约240件加工成器中,约70%为和田玉。在出土竹简中,发现了《论语》、《易经》、《礼记》等多种儒家经典。由此可知,汉朝(       
A.尊崇儒家思想B.废除郡国并行制度
C.重视中西交流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2023-07-11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好题汇编】专题07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涉及考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私有财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下列与陶器相关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遗址出土有陶器和较多陶器碎片
B.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陶器上绘有丰富多彩的几何图案和动植物纹样
2023-06-21更新 | 7431次组卷 | 50卷引用:三年(2021-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