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三星堆文化

材料一   1929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大量玉石器,1986年对三星堆两个祭祀坑进行发掘,出土大型青铜立人、青铜神树、纵目面具、青铜神像、黄金面罩、金杖、大量玉器和象牙等文物一千余件。三星堆遗址的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是一个拥有青铜器、文字符号和大型礼仪建筑的文明;其城址规模很大,表明三星堆已步入国家门槛。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平原发掘了桂圆桥文化、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十二桥文化、东周时期的巴蜀文化,各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到战国,前后相承、延续不断。

在三星堆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金杖、金面具、青铜人像等在黄河流域鲜见,也与埃及、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出土文物判然有别。青铜器显现出以尊为首,与罍、瓿、盘形成组合的礼器系列。其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青铜神像、神树等带有神异色彩的器物,表明这个古蜀王国独特的宗教信仰体系和神权、政权一体化的系统。

——摘编自段渝《三星堆与巴蜀文化七十年》等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夏、商文化的传播或分支;也有学者认为三星堆文化虽然受到中原文明较多的影响,学习和吸纳了中原青铜器和陶器中的某些形式,但从整体上看,仍然具有明显的自成体系的结构框架,因此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古代长江上游的一大文明中心。


从材料二中选择一种观点,或者自拟观点,运用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及所学,对其进行论证。
2021-05-23更新 | 904次组卷 | 9卷引用:新教材变化解读及考法剖析(第1-4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算筹是中国古代记数和计算的工具。制作材料有的使用特制的小竹棍,也有用木、骨、铁等材料,《汉书)载:“其算用竹,径一分,长六寸.”1971年8月陕西千阳西汉墓出土了一套骨质算筹(如下图),其形制与《汉书)记载基本相符。这表明
A.筹算计数法侧重分析推理B.考古能够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中国古代算筹发端于汉代D.文字史料可与考古相互印证
2021-08-29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6秦汉魏晋思想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秦简《日书》成书于商鞅变法后,是流行于当时社会下层的一种用于推择时日、判断吉凶的生生活手册。根据考古研究,《日书》中记载有极多的经商吉日。这说明
A.商鞅变法是秦朝统一的重要条件
B.当时封建迷信盛行干扰经济发展
C.国家政策不能完全左右经济结构
D.文物必须结合文献才能判断真伪
2021-11-16更新 | 307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史料一   在世界文化史上,安息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公元前2世纪丝绸之路正式开通时,安息是位于丝路西段的主要大国,同时又是连接中国和更西边的叙利亚、埃及、罗马的桥梁,在丝路的开拓上起了关键的作用。从历史渊源上看,中西交通与丝绸西运实际上早在数百年前就已开始,不过当时主要通过草原民族与各地商旅辗转传运,尚无国家支持保护的直接交往与贸易。正是由于这些草原民族的中介联络,波斯帝国时期丝绸已运到西亚,成为皇帝宫廷中的稀世珍宝,西方首先便是通过服务于波斯宫廷的希腊人而得知丝绸和称为“丝国”的中国的。这条经匈奴、斯基泰人而辗转传递的路线也有人称为北方丝绸之路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史料二   根据文字记载,历史学家很早就意识到,从中国到罗马的通商路线是连接东西方商业与文化的桥梁。近期的考古勘探还发现了南方的海上商路,当时的商人所使用的红海港口现在已消失在沙漠中了,而出土的文物显示,埃及海岸的贝雷尼塞有可能是公元1世纪最重要的贸易港口。东西方的船队为了寻找货物(如奴隶与象牙)沿着非洲海岸南下,他们懂得根据季风的风向适时安排他们的航行。商船载着东方的宝石、香料和特产,穿越南中国海与印度洋,到达罗马市场。而在这里,他们又可以买到葡萄酒和玻璃制品等物品。这种海上路线对于东西方的交流具有极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各种冲突、狡诈的中间商和政治矛盾切断或阻碍了陆上的丝绸之路的时候。

——摘编自【美】丹尼斯·舍曼等《世界文明史》


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陆海丝绸之路开通的过程,并指出二者的差异。
2021-08-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讲古代文明的产生发展与古代世界帝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一般认为汉代铁质农具已经普及,重要的证据是从四川凉山到安徴寿县,从北方的辽宁到云南丽江都有铁农具出土。也有学者认为汉代铁农具并未普及,当时实行盐铁官营,不考虑平民的需要,汉代文献《盐铁论》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扰(碎)土平田用的农具)啖食”。下列对此评论最为合理的是
A.要判断铁农具是否普及有待更广泛的考古发掘
B.没有普及的结论符合西汉贫富分化严重的事实
C.西汉盐铁官营制度下普通农民不可能使用铁农具
D.观点分歧很多时候其实是概念和含义界定的分歧
2021-05-21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浙江专用)-考点10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我国各地汉墓出土了许多被定名为“泗水取鼎图”的画像石,这些画像石上.都刻有秦始皇于泗水上观看取鼎时的一个关键情节:鼎已被发现并“系而行之”,然而遭“龙齿啮断其系”,终“不得”,令秦始皇绝望以致失态。这反映了汉代
A.存在天人感应观念B.泗水取鼎图的情节真实可信
C.传承秦朝政治制度D.青铜铸造的技术超越了秦代
2021-04-27更新 | 68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系统复习资料(新教材适用)-专题02秦汉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安阳殷墟考古站绘制的手工业作坊布局图。手工业作坊这样布局

殷墟手工业作坊布局图
A.助推手工业技术领先于世界B.便于政府对手工业生产监管
C.说明经济活动服从专制王权D.提升了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
8 . 武王伐纣

材料一

出处内容
《史记·周本纪》居二年,闻纣昏乱暴虐滋甚,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於是武王遍告诸侯曰:“殷有重罪,不可以不毕伐。”……(武王)陈师牧野……纣师皆倒兵以战……甲子日,纣兵败
《尚书·武成》甲子日昧爽(黎明)……会于牧野,(敌)前徒倒戈……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
《白虎通·礼乐》纣为恶日久,残贼天下,武王起兵,前歌后舞。克殷之后,民人大喜

材料二   图是1976年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利簋,簋腹内底铸铭文如下:“武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官职)利(人名)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译文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在甲子那天岁星(木星)正当其位的早晨灭亡了商。辛未那天,武王在军队驻地赏赐青铜给随从武王参加战争的利。利觉得很荣耀,为此铸造了这个青铜簋以作纪念。


材料三   在“夏商周断代工程”中,专家采取碳14测年法,用西周初年遗存中出土的炭样作了测年,框定武王伐纣之役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范围。天文学家依据铭文中所记“甲子”日“岁星”(木星)在中天的天象,用张培瑜《三千五百年历日天象表》,参照《国语·周语下》等文献记载的日月星辰位置的天象记录,结合文献、考古信息和天文条件的密合程度,在推算出的几个时间中,最终选定武王伐纣的最优时间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甲子日)。


(1)依据上述材料中的信息,简要介绍“武王伐纣”这一历史事件。要求:表述成文,内容全面,逻辑清晰。
(2)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武王伐纣”时间界定研究过程的认识。
2021-05-05更新 | 1203次组卷 | 1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开学热身训练(历史)-卷0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