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朝后期推行两税法: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资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这一政策(     
A.放松了国家对劳动力的人身控制B.导致了唐代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
C.税制更加繁复增加了农民的负担D.巩固了封建国家的土地所有制度
2023-03-13更新 | 404次组卷 | 8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题
2 .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下列各项中,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A.“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022-11-04更新 | 1308次组卷 | 38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题
3 . 电报事业的发展是认识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围绕西人在华架建电报的较量

一、“持议甚坚”:西人的请设列强软硬兼施请设电报
二、“力为设法阻止”:清政府的因应“恐有洋人私设铜线等事,谨遵照条约所属(嘱),随时查阻”。
“上侵国家利权,下夺商民生计,皆可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若至万不能禁时,唯有自置铜线以敌彼飞线之一法”。
三、“界限分明”:中西较量的结果经过严重对峙,双方皆让步,形成西人可在中国领海敷设海线、但线端不得上岸的格局。
四、余论:历史的另面与对待列强向一些领域扩张的态度大异其趣,面对咄咄逼人的请设电线之势,清政府并未示弱,而是针锋相对。长期担任电报局督办的盛宣怀称:“说者谓通商以来,能自保主权者,电事为最。”虽存溢美之处,但实属有因。

——据夏维奇《晚清电报建设与社会变迁——以有线电报为考察中心》整理

材料二   近代中国面临西潮冲击,中国向何处去?很多读书人是回头看与向外看并存。早期维新派代表郑观应说:“英国电报设于王家,商民欲通信者收其费,岁以所入济局用,往往致赢……昔普、法构兵,普人行军处遍设电线,而尽毁法人所设,遂以败法……盖兵贵神速,所谓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莫电线若矣……夫轮船、枪炮等物,中国仿行有年,损益犹或参半,电报则有益无损,何不一试之耶?”进一步考察其立论基础,其中“兵贵神速”语出《孙子》;“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语出《汉书》,皆为中国之历史智慧。

一份1896年的报纸云:“乃近有匪徒造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此语传遍远近,乡愚皆信以为真。”事实上,即便是到了民国年间,乡民不知电报为何物者仍是常事。这一切提示出,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必将是一渐进的、缓慢的乃至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摘自夏维奇《电报的引入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


(1)根据材料一,列举清政府“力为设法阻止”的多种办法,解释“历史的另面”。
(2)阅读材料二,请选择作答:①以郑观应论电报为例,说明读书人在寻找中国出路的过程中是“回头看与向外看并存”。②结合清末电报事业的发展,佐证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
2022-10-0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对《诗经》风、雅、颂的时代与内容进行考察,其发现如表所示,据此可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多数诗篇的形成时代整体上对“天”的态度
《周颂》西周初年颂天
《大雅》西周中期至西周晚期疑天
《小雅》西周晚期至东周初年骂天
《国风》西周末年至春秋中叶不理天

A.天子权威不断强化B.天道观持续衰落
C.人文意识逐渐增强D.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2022-10-0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以下科技发明成果,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是(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③《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0-01更新 | 489次组卷 | 3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竞赛历史试题
6 . 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道:“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2022-06-08更新 | 5879次组卷 | 4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是把国内战争的需要和坚决消除私人所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联系在一起的,这一观点(       
A.认为布尔什维克党当时的做法并不符合实际
B.否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时应急措施
C.不利于客观认识“新经济政策”推行的历史背景
D.有助于解释战争结束后继续执行这种政策的原因
2022-06-08更新 | 7115次组卷 | 5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8 . 美国1787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均确定了联邦制度。美国参议院议席分配遵循各州无论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则,但在德国联邦议会中普鲁士邦则拥有足够多的议席行使否决权。这一现象根植于两国(       
A.人民的自愿选择B.各州(邦)实力不同
C.建国路径的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22-06-08更新 | 8312次组卷 | 7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伯利克里在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期间,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同时又增加了富裕公民承担公共捐献的义务,诸如战船捐、使团捐及合唱捐等。这种政策(       
A.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B.致力于防范富人垄断政治权力
C.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D.着眼于缩小公民间的贫富差距
2022-06-08更新 | 5559次组卷 | 4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10 . 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2022-06-08更新 | 7035次组卷 | 89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新高一上学期素养竞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