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从近代以来中国形成一批工业中心,带动了经济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   


——资料来源:薛风璇《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工业分布特点,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与图1相比,对图2、图3中建成的主要工业中心分布的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要求∶表述成文,层次分明,逻辑合理。)
2021-12-28更新 | 43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2023届高三第一届解题大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图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两幅画像,观察画像可知,这一时期(     

胡人牛耕图

汉人胡食图

A.牛耕技术向边疆地区扩展
B.汉文化遭到外来文化侵蚀
C.多元一体文明出现新发展
D.民族矛盾进一步得到缓和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哥白尼(1473-1543)(绘画作品)图2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材料二   从语源学角度看,“革命”一词借自人类最早的科学之天文学。原型是指星体运行回到出发点,循环运动是其主要特点。17世纪,逐渐被引申为“现存社会的动荡与破坏”,并且在有关的文献中这种用法的次数在不断增加。18世纪是“革命”一词使用频率增加的关键期,正好应对了这个世纪剧烈的历史变迁。这样,由于“革命”一词的使用从浩瀚宇宙降临到人类社会,打破了长期盛行的循环史观,帮助人类看到了进步的希望,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

——摘自马克在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人们对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科学主义、工业主义究竟是人类的福祉,还是人类的灾难,大体上有两种认识,即肯定的、乐观主义的认识和否定的、悲观主义的认识。

——摘自马克在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科学革命”为主线简述欧洲近代科学兴起与发展的史实关联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18世纪是‘革命’一词使用频率增加的关键期,正好应对了这个世纪剧烈的历史变迁”。
(3)针对材料三的两种认识,谈谈你的看法。
2021-10-2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4 . 1895年,面对险峻形势,清朝朝野一时议论纷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5年5月11日

光绪帝颁发朱谕:嗣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

——《清实录·德宗实录》

1895年7月19日

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俄国)与中国乃二百余年盟聘邻邦,从未开衅......(俄)此次为我索还辽地,虽自为东方大局计,而中国已实受其益,倭人凶锋藉此稍挫,较之他国袖手旁观、隐图商利以相去远矣。正宜乘此力加联络,厚其交谊,与之订立密约。

——张之洞《密陈结援要策片》

1895年7月20日

陕西道监察御史史熙麟上奏:(洋务新法)皆为邪说,商货已变,并及朝政,军器已变,并及文事,尽破成例,尽坏成法。

——史熙麟《法无可变宜斥邪说以塞乱源折》

1895年某月某日

苏州秀才包天笑(时年19岁):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一班读书人,向来莫谈国事的,也要与闻时事,为什么人家比我强,而我们比人弱?为什么被挫于一个小小的日本国呢?读书人除了八股八韵之外,还有它应该研究的学问吗?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


评析上述材料中的言论。(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中一人或多人的言论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2022-04-21更新 | 987次组卷 | 1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奥赛班论述题集训(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472次组卷 | 7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年高三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图是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太平天国圣库遗址出土的“战舰图”石刻纹饰砖。图中一艘巨型战舰正在大河中乘风破浪胜利前行,右上角有一只正在坠落的蜻蜓。类似这样刻有精美纹饰图案的石刻砖在圣库遗址中较为常见。这反映出太平天国
A.推翻清朝统治的政治追求B.大力发展水军的战略规划
C.追求奢侈生活的社会风气D.实现人间天国的价值取向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时期,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图1为《唐代绘画中的外国贡使团》,图2的《职贡图》相传为唐代画家阎立本所作,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信息,对两幅绘画作品加以阐释。
2021-10-21更新 | 274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秋季联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