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45 道试题
1 . 对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有学者认为其将根本法做成了适用一人一事一时的制度规定,这一举措也就犯了“因人设法”之忌。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因人设法”的条款是(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C.“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D.“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2024-03-22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2014622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从南到北全长1794公里的大运河,穿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省市,亦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道。

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包括横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在春秋战国、隋朝及元朝都曾经经历过大规模兴建。依据历史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共包括十大河段。申报的系列遗产分别选取了各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河道遗产27段,相关遗产共计58处。

——据《大运河申遗成功,成我国唯一在用世遗项目》(《扬子晚报》,2024.06.23)等整理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大运河的作用或价值,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3 . 20世纪50年代末期至20世纪60年代前期,根据形势的发展,毛泽东重新提出“中间地带”问题,认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非拉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时段,中国在后一个“中间地带”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是(     
A.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B.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C.中英、中荷的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关系D.中法建交,实现了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4 . 有人说,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但也最灿烂的时代。黑暗,它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朝堂之上,政权更迭;朝堂之下,群雄并起。说灿烂,整个社会在曲折中仍有发展,不同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下列图示,属于这一时期的经济“新现象”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1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初统一时,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郡。郡设郡守为行政长官,郡尉掌武事,郡监(监御史)掌监察;县的大小不等,万户以上者长官为县令,万户以下为县长,又皆有县丞、县尉等官。郡、县主要官吏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战国时期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乡设三老、啬夫、游徽等职。秦汉时的基层属吏职权颇重,地方百姓往往“只知啬夫而不得知郡县”,尚有地方自治的遗风。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以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视角概括郡县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时期地方百姓“只知啬夫”的原因。

材料二   “皇权不下县”很难解释古代基层社会的治理。中国自先秦就开始了编户入里,“里治”经历了“里长官任制、里长职役制和里治官僚化”三个阶段,越到后期,中央集权越得到加强。乡里制度、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是皇权下县的三条铁链,构成古代“家国政治”的制度基础,古代社区治理呈现出“皇权控里、绅权辅里、民治于里”的结构。

附:中国古代“里治”历史发展脉胳


——改编自吴晓林、岳庆磊《皇权如何下县:中国社区治理的“古代样本”》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古代“里治”历史演变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写出秦汉、唐朝、明朝基层民众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的组织名称,并扼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基层组织之间以及两者与基层治理的关系。
2024-03-1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观察下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反映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的情状②考试内容是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③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的省城举行④贡士经过殿试通过者为“状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4-03-1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中国百年金融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许多次改革,而其中最具影响力、意义最深远的当数1935年国民政府实施的“法币改革”。此次改革是中国货币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之一,促进了战时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对抗战的胜利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次改革(     
①以银元为法定货币②将白银收回国有③统一了货币发行权④开始发行金圆券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8 . 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后,伦敦成为英国国内统一市场的中心,伦敦方言成为英国全国通用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法语则成为法国全民族通用的语言,共同的法兰西文化也由此形成。这从一个侧面表明,英、法两国(     
A.割据势力遭到削弱B.专制王权得到加强
C.人文主义深入发展D.民族国家正在形成
2024-02-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一大思想流派传布之区域,就诸子流仕所至观之,盖申不害相韩,商鞅先仕魏而后相秦,韩非入秦未及用,李斯以楚人而相秦。以这些人物为代表的这一流派思想(     
A.保护了平民阶层的权益B.不适用于兼并战争需要
C.满足了君主专制的愿望D.汉武帝时成为主流意识
2024-02-28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旧唐书》载:“(开元二年)时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与波斯僧广造奇器,将以内进……”;《宋史》载:“提举市舶司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材料表明,唐宋时期设置的市舶使(司)的职能是(     
A.负责宾客接待礼仪B.负责各族朝见事宜
C.管理边疆民族事务D.掌管对外贸易事务
2024-02-2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