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36 道试题
1 . 下图是先秦不同时期文献记载的大禹治水区域范围变化情况。据图可知,先秦时期(       

《诗经·大雅》(西周) 《墨子·兼爱》(战国初期) 《孟子·滕文公》(战国中期)
A.大禹治水的传说不断丰富B.华夏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C.国家统一的趋势已经出现D.儒墨两家的思想趋于融合
2024-06-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制土分民”,促进土地私分。其他各诸侯国的变法也类似。商鞅还下令“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荀子则从理论上论证了私分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他还提倡“分田而耕”。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独秦(国)不然,皆委国而听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诸人之力也。(宋·洪迈)

春秋以来尤唯贵戚世臣是赖,虽以罪诛,皆不绝世……列国独秦无世臣,而迭天下。(清·钟文桑)

材料三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战国·墨子)

“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个体劳作形成的历史条件。
(2)概括材料二中对秦国用人的不同见解,并指出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3)指出材料三用人观反映的社会关系变化,并说明秦国变法相关举措与这一变化的联系。
2024-06-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右图为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使用频率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B.新中国坚持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C.新中国推行了“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D.冷战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在不断增强
2024-05-12更新 | 68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结束后,人们对于理性的信仰已经衰落,但以福泽谕吉(18351901)为代表的日本国内知识分子,仍然坚定地信仰“进步”这一观念。这一信仰也导致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负面结论:颓废和落伍的反面教材;是日本实现脱亚入欧的桥梁。福泽谕吉因此认为,日本实现开化的源泉在于西方。福泽谕吉倡导“文明开化”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促使日本发展具有独立自主精神和责任感的公民。福泽谕吉偶尔也提倡男女平等,但是仍然认为女性的主要地位在于家庭。他认为不可赋予政府过多权力。由于对政府持怀疑态度,他不出任任何政府职务,致力于著述、办报、办学。在福泽谕吉看来,独立自主之于国家和个人,后者才是前提与基础,而个人的独立自由将会促进国家的富强和民主。

——摘编自【美】康拉德·希诺考尔《日本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福泽谕吉的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又有哪些必须批判?
2024-05-10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从1987年开始,苏联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指标不能如期完成。原定19861990年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5%4.0%,而19861988年仅增长2.8%,低于改革前的速度。据此推断,戈尔巴乔夫改革(       
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当时国情B.造成苏联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C.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
2024-05-1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安全观视“大一统”为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政治追求。各边疆少数民族也都普遍认同“统一”的政治观念,汉代的匈奴说自己的祖先是“夏后氏之苗裔”,唐代西域的突厥政权自称“桃花石”(即中国)。受“大一统”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也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东方封贡体制和宗藩观念。

——摘编自底蕴《中国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左宗棠主张海防和塞防并举。他建造福州船政局,注重从西方引进先进技术和技工,强化东南沿海水师,十分重视沿海战略要地的军事防备。在收复新疆后,左宗棠加强了西北地区的军事防务,创办了兰州制造局和甘肃织呢局。他力主援越抗法,希望打破法国侵吞我国资源的企图。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左宗棠宣称“我之疆索,尺寸不可让人”,目的是保卫国家任何一寸领土,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从而维护国家的安全。

——摘编自李风《左宗棠的国家安全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材料三: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中央领导集体面临错综复余的新的安全局势创造的最新理论成果,“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是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

——摘编自张志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核心思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左宗棠国家安全思想的新内容并说明其积极意义。
2024-05-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三位学者在学术思想与学术探索中遵循的共同原则是(       
甲:他的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终其一生述而不作,喜欢讨论问题或讲授哲学。乙:他是多门学科的奠基人,著作涉及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丙:他提出了关于人的最基本的问题,并以他的名着—“三大批判”为代表,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理性B.神性C.道德D.中道
2024-05-09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899年,来自欧、亚、美的26个国家召开了第一次海牙和平会议,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尽量避免诉诸武力”的原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个国际议定书范本。这一公约(     
A.实践了“门户开放”的原则B.有利于国际法的有序发展
C.推动了“凡—华”体系的形成D.遏制了大规模战争的出现
9 . 15世纪下半期英国兰开斯特和约克两大封建贵族集团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长达30年的战争。兰开斯特家以红玫瑰力族徽,约克家以白玫瑰为族徽,史称红白玫瑰战争。在这场内战中,英国封建贵族相互残杀殆尽,最后都铎家族的亨利获胜,夺得英国王位,英国进入了都铎王朝统治时期。这场战争(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B.推动了封建制度的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D.提升了国民的民族意识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35年,查理一世谕旨成立国家邮政局,宣布皇家邮政可以开放为公众服务。从1656年起,国会议员和贵族们享有免费寄信的特权。当时主要用马车运送邮件,1829年由苏格兰爱丁堡寄往苏格兰西海岸斯托拉尔的,邮程约140英里,邮资手写10便士,又因为转了2次马车,盖上加1/2便士的黑戳,共计10.5便士。当时1斤牛肉3便士,一般工人的平均周薪为120便士。1837年,罗兰·希尔向英国议会建议实行邮政改革,主张降低信件邮资,不问距离远近,规定统一的邮资标准,一切邮件预付邮资。1839年特别委员会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英国实施国内信件基本邮资费统一为每半盎司1便士。1840年,交寄国内信件,重量不超过半盎司的,不论距离远近,每件预付邮资统一为1便士。

——摘编自《火车发明和铁路发展为“一便士邮政”创造了运输条件》

材料二   194812月,毛泽东主席为筹办中的《人民邮电》报题写了报头,194911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授权成立邮电部,建立了邮电合一垂直领导的管理体制。194912月第一次全国邮政会议上,确定了以服务人民为总的方向和最高原则,确定邮政名称是“中国人民邮政”。198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邮政法,1998年,国家实行邮电分营改革,全国形成了独立完整的邮政系统。2007年,邮政实现政企分开改革目标,重组国家邮政局,组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2009年,修订邮政法,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行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快递网点基本实现乡镇全覆盖,邮政快递企业国际网络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达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链、冷链、大包裹、跨境等高端和新兴领域加速发展。2020年,邮政收入达11038亿元,快递业务量连续7年稳居世界第一。

——摘编自中共国家邮政局党组《党领导邮政事业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与新中国邮政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邮政改革原因。
2024-04-0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