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宋代的《耕织图诗》用图像和诗歌的形式把农桑内容表露无疑,元代的三大农书则直接以“农桑”为书名,清代尚有《农桑经》等书以“农桑”为名。由此可推知,中国古代(       
A.农桑结合是农业结构的特点B.政府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书撰写成为了民间的潮流D.农桑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唐朝诗人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建的《宫词一百首》中描写:“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蹴鞠)。”李白的《蹴鞠诗》等诗歌也表现了蹴鞠时的热闹场面。据此可知,唐代(     
A.诗歌以描写节日活动为主B.体育活动丰富文学素材
C.宫廷体育活动向民间扩展D.社会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23-24高三上·湖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乡饮酒礼是我国古代一种融合礼、乐、诗教于一体的礼仪制度。明代对乡饮酒礼的规定甚为严格:规定了主持乡饮酒礼的人,在乡闾里社为有贤能的长者;宾客分明等级,以贤德和年龄为标准,犯法之人需被单独列出。由此可知明代乡饮酒礼(     
A.以重塑社会秩序为宗旨B.创新了周礼的基本内容
C.利于推行基层道德教化D.是基层治理的一种形式
2023-12-01更新 | 854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复学检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中的战争诗数量较多,篇幅短小,内容丰富。其风格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一是雄壮激昂的英雄战歌;二是悲慨苍凉的征夫心曲。从《诗经》所反映的情形看,耕地的破坏或被侵占是导致战争的根源,除了偶尔为之的武力扩张外,多数战争都因侵犯土地、保护土地而起。人们内心厌恶战争而又不得不战,这种战争多是被动的。因而《诗经》中的战争诗无不充斥着“征夫怨”、“思妇恨”的反战情绪。《诗经》中对尚武好战的描写显得婉转温和。例如《诗经》中的战争诗从来不直接描写战斗场面,从来没有厮杀格斗、流血和死亡,诗中只见旌旗干戈,战马腾骧和凯旋欢庆,充分表现出王者之师不靠暴力杀伐,而是以德服人,不战而胜的特点。《诗经》除了描写战争英雄,还把笔触伸向与战争有关的社会群体或者个体,表现出厌战痛战、热爱和平的思想。

材料二   《荷马史诗》中的战争诗只有《伊利亚特》,《伊利亚特》主要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最后阶段的殊死战斗,侧重对唯勇至上的阳刚美的渲染。《荷马史诗》中的人物刻画强烈而鲜明,是一种直接、动态的描绘。动作的勾画,声音的非理性的、毫无节制的极端的审美观照。这是一种崇“力”的尚武精神,战争的悲壮及美感在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方式中得以渲染,使得原本的喋血暴力充满着诗画意境。如描写两军格斗场宣泄使得战斗英雄鲜血淋漓地闯入读者眼帘。和生活在广袤富饶之区域的汉民族不同的是,生活在岛国的古希腊人崇尚战争。《伊利亚特》所触及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生的有限和在有限的人生中人对生命和存在价值的索取。

——赵景梅、胡健《尚武与嗜血——<诗经>和<荷马史诗>中东西方古代战争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诗经》和《荷马史诗》中的战争体现的中西古代战争文化差异。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西古代战争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在当代中西战争态度中的映射。
2023-08-3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校联盟2024届高三8月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3-07-17更新 | 5217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19世纪40年代,英国工人中流行的一首歌曲唱道:“有位残忍无情的国王,超出了诗人的想象;一位暴君自天而降,白人奴隶都熟知,此无情的国王就是蒸汽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     
A.生产工具改进强化了等级观念B.工业革命造成阶级分化和对立
C.工人阶级觉醒并登上历史舞台D.工人运动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
2023-06-01更新 | 962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2世纪末到14世纪初,在法国一种近似笑话的小故事诗逐渐盛行,它通常嘲讽揭露教士贪婪、狡诈等劣迹,也描写市民和农民的机智、美德和反抗精神。小故事诗的流行反映出当时(     
A.骑士文学走向衰落B.教权和王权矛盾激化
C.商品经济获得发展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16世纪,一位意大利诗人在自传前言中写道:“命运残酷,无奈我自安然如故;生命,荣誉,财富,还有无价的才华;身的美丽,心的优雅;有此相伴,超越永无极限。”这反映了诗人(     
A.强调人的个性B.屈从命运安排
C.反对宗教教义D.相信社会进步
2023-06-21更新 | 4688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重点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著名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为白居易参与江南农活时所作,白居易凭借此诗一举中第,然而获得功名的白居易和当时许多出身较为低微的进士一样,不得不主动结交长安名士,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其推荐得以授官。这表明当时(     
A.世家大族垄断官场B.重文轻武风气愈发浓厚
C.官员主导文学创作D.社会阶层流动存在障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史记》记载:“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悯)王路废而邪道兴,于是论次《诗》《书》。”这一记载说明,孔子编订《诗》《书》意在
A.加强君主集权B.恢复周礼C.宣扬礼法并用D.发展私学
2022-02-28更新 | 4659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