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地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在距今5300年前后,其影响范围已南达长江中游,北抵河套地区,东到黄河下游,西至黄河上游地区。这表明(     
A.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圈出现B.中国早期文明出现多个中心
C.早期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发展D.仰韶文化不同于河姆渡文化
2023-08-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经世济民思想体现知识分子传统治学理念和社会责任担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和时代精华。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云:“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使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董仲舒的意思就是要在富而不骄,贫而不忧,高下有宽度的节限中,来维持一个相当有伸缩余地的社会经济水平。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

材料二   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

------据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依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上法律、政治、伦理等精神的构造,都是表面的构造。他的下面,有经济的构造作他们一切的基础。经济组织一有变动,他们都跟着变动。换一句话说,就是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女子解放问题、工人解放问题,都可以解决。

------摘编自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以西汉和唐朝为例,说明统治者在“富而不骄”“贫而不忧”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的思想,并分析其历史价值。
(3)从材料三的角度,说明新中国建立初期在经世济民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3 . 西周时期,“天”成为周王解释其政权合法性的最高依据。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开始频繁地使用“天”来颂美祖先的荣耀,解释国运的盛衰。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A.政治权力下移的趋势B.敬天法祖观念的浓厚
C.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D.治国理政思想的转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汉初施行“约法省禁”,废秦时连坐法、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昭宣年间推动“平理刑狱”,废除了武帝时期许多酷法,并设置了廷尉平一官,专助廷尉决疑案、平冤狱,把治狱好坏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内容。以上做法反映了
A.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西汉重视官吏的考核和管理
C.历史反思推动政策调整D.西汉君主历来重视法制改革
2021-12-28更新 | 40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是江南荆、扬、两广地区在东汉和东吴时期设置郡、县的情况。该表反映出
A.基层治理措施的逐渐细化B.江南地理空间拓展
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D.地方行政制度革新
6 . 贞观初年,唐太宗著《金镜》。文中指出:“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则受天下之祸。”这说明唐太宗
A.虚怀纳谏B.崇文抑武C.善于用人D.崇尚儒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班学生准备排练舞台剧,某一同学最喜欢扮演某一角色。理由是:他是三国之中立国西南,统治面积最小,在历史上又多被奉为正统的国君。这一角色是(   )
A.刘备B.孙权C.曹操D.曹丕
8 . 战国时期发生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主要反映现象是(  )
A.周天子依然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地位B.周朝传统政治秩序被破坏
C.当时的诸侯国都有着争霸的意图D.许多诸侯国被纷纷灭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