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1 . 下图是近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示意图,近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       
A.逐步实现了食物生产现代化B.导致了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
C.彻底消除了世界性饥饿问题D.体现出西方国家引领农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在致国会的咨文中说:“这个制度(文官制度)有严重缺陷,它已成为官僚主义的迷宫。这座迷宫忽视功绩制,容忍拙劣的工作表现,容许滥用雇员的正当权利,使每件人事行动都陷入繁杂、拖拉的公事程序及延误和混乱的泥沼。”由此可知(       
A.美国应该废除文官制度B.卡特意在进行文官制度改革
C.卡特打破了政务官特权D.美国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为秦始皇巡视天下时所立刻石的地点和内容。秦始皇的这些举措目的在于(     
地点内容
泰山皇帝临位……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琅琊端平法度,万物之纪……除疑定法,咸知所辟……尽知法式
会稽秦圣临国,始定刑名,显陈旧章。初平法式,审别职任,以立恒常
A.加强中央政府权威B.制定完备的法律C.落实依法治国原则D.以荀子思想治国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金本位制的国家,于1816年通过一部专门的《金本位制度法案》,这一制度的最大好处就是汇率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当时的英国已是世界工厂,需要向全世界输出工业制成品,汇率越稳定越有利于出口。与此同时,英国要向全世界采购原料,含金量颇高的英镑有利于降低其进口成本。此时的英镑即是黄金的化身。

——摘编自徐康宁《国家竞争的“锚定之役”》

材料二   二战期间,英国和美国提出战后世界金融体系构建的两个计划。

名称倡导者核心内容
凯恩斯计划英国凯恩斯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班科和清算联盟,一方面成员国拥有的有限信用额度使任何国家都不能长期处于国际收支逆差状态。同时,由于清算机制要求各国定期按照一定比例上缴由国际收支顺差所产生的“班科”和外汇,任何国家也不能长期处于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这正是解决世界范围内经济失衡问题的关键所在
怀特计划美国摩根索和怀特美元和黄金以固定比价挂钩,而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同时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协调各国货币政策,并为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融资

——根据赵柯《试论大国经济外交的战略目标——美国经济外交与大英帝国的崩溃》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镑成为世界货币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的不同点。
2024-02-21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培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并进一步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原产于中国的大豆,至今已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受到世界农业的恩惠,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至今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继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41年至1840年,中国人口从1.4亿增至4.1亿,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经济史学家称为“中国奇迹”。

——摘编自王渝生《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

材料二   20235月,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信息称,目前,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新加坡的《海峡时报》称,中国电商解决了农民农产品滞销、农产品价格过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英国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发布《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加大力度降低收获等环节的粮食损失,同时提倡减少厨房、餐厅等的食品浪费。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

——摘编自贾平凡《中国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稳定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的努力。
2024-02-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十九省公民否认袁世凯冒称总统书》中痛斥袁世凯“不知有国民,不知有议会,不知有约法,不知有公论”;全国各地发出通电,要求审判袁逆的滔天罪行。这反映了当时(     
A.北洋军阀接受民主共和B.北洋军阀内部逐渐分化
C.君主立宪受到国人抨击D.民主共和日益深入人心
2024-02-0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庐山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学者

主要观点

李翠

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的精彩篇章。



严耀中

孝文帝太和年间的改革是全面性的,行政改革则是其中心环节,其他方面的改革都与此相关,如社会经济、礼法道德、语言文字等的变化都是与之互动的。由于太和年间在行政制度上的改革,总的导向是权力的集中,对后期的北魏政权来说也有利有弊。



黄朴民

北魏孝文帝改革消除了鲜卑拓跋氏的民族个性与民族精神,最终融入汉族之中。同时将南朝地区已趋于没落的腐朽门阀制度在北方地区借尸还魂,卷土重来。所以任何改革,都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主体性,都不能割裂自己的传统与历史,都不能脱离自己的文化土壤,桔逾淮则为枳”。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改革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表述清晰)
8 . 党的十八大以来,食品安全领域法律规范体系不断充实完善。作为食品安全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先后经过三次修订,关联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也进行了相应的修订这些举措旨在(       
A.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B.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市场体制
C.扩大中国食品的世界市场D.使食品生产与销售开始规范
9 .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为集中力量对德作战以取得战争胜利,苏联将自己布置在远东地区原用于防范日本的数十万兵力调回西线,日本在此时没有趁机进攻东线防守松弛的苏联,最主要的原因是(       
A.日本陷入中国战场巨大泥潭无力抽身B.日本对苏联心存畏惧感不愿此时进攻
C.日本担心受到反法西斯同盟军事阻挠D.日本在中国正面战场遭受到沉重打击
10 . 公元5世纪,罗马政府通过一项决议:“坚持古老的习惯是未来应遵守的准则。因此,当习惯无碍于公共利益时,这些长期得到遵守的习惯仍然有效,”据此制定的罗马法(       
A.直接沿用了罗马的习惯法B.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强盛发展
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法D.有助于维护传统贵族的利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