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稻谷历年生产数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稻谷面积与产量始终呈现正相关B.新中国初期的土改解放了生产力
C.稻谷的低谷期均与自然环境相关D.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粮食持续增长
2024-03-2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暨寒假作业联考历史试题
2 . 在传统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自然隔离状态构成了一道相对安全的自由的屏障。然而,在大数据时代,各种各样的数据渠道,包括主动公开和被动探测到的,都使得传统上相对封闭和隐秘的组织运行过程暴露在社会面前。这说明大数据(     
A.促进了生产力质的飞跃B.增进了人们之间的信任
C.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竞争D.隐藏着一定的社会风险
2024-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知源高级中学等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6-21更新 | 4274次组卷 | 28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雅礼实验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19世纪后期英国对外贸易的部分数据

时间出口/百万英镑进口/百万英镑
纺织品棉制品钢铁机械总额食品纺织原料其他原料制成品总额
1850185959.935.517.92.42.3118.049.350.426.32.8128.8
1860186998.557.624.04.64.5189.277.890.732.15.0205.6
18701879118.671.534.97.78.8241.5|124.895.844.29.9274.7
18801889114.173.335.311.810.5245.0136.694.945.212.3289.0
18901899104.367.232.516.117.5237.6148.989.852.015.7306.4
(1)根据以上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一个历史研究结论。(要求:提出研究结论,运用以上数据并结合史实进行分析说明。)
(2)若要进一步研究你的历史结论,还可以补充哪一方面的数据?并说明理由。
(3)针对上述历史研究结论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化建议。
2024-02-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创新发展联合体2024届高三2月入学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19世纪50年代末美国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表中数据,最可以用来解释美国(     
工业产值铁路里程生铁纺织品食品
北方90%70%93%94%67%
南方10%30%7%6%33%
A.北方内战获胜的原因B.工业革命的扩展
C.内战前夕的南北矛盾D.邦联体制的弊端
2022-11-27更新 | 32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观察西汉末期、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柱状图(单位:户)。图中数据变化表明
A.中原地区经济发展迟滞B.南北经济差距逐步缩小
C.汉王朝经济实现了复兴D.个体农耕经济体系形成
2022-01-20更新 | 71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2月)历史试题
7 . 明清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后的“盛世”,同时也蕴含了“危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者刘瑞中对中国与英国18世纪人均国民收入的统计

学者年份中国英国中英之比
刘瑞中
(参照1700年银两价格)
170013.2银两19.91银两0.66
180013.4银两61.47银两0.22

材料二   康雍乾时代,中国的制造业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绸缎、生丝、瓷器、茶叶等商品不仅销往南洋、日本、中亚等传统国家地区,而且远销俄国和欧美。一直到18世纪末,中国在世界制造业总产量所占的份额仍超过整个欧洲5个百分点,大约相当英国的8倍,俄国的6倍,日本的9倍。中国GDP在世界总份额中占到将近1/3。

——摘编自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关于康乾盛世的结论。结合材料,说明两个结论是否相互矛盾。
(2)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康乾盛世。
8 . 如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B.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据淮关税收统计,乾隆年间由运河输往江南的大豆、豆饼每年达数百万石之多。此外,每年由海路从山东半岛和东北输入江南的上千万石粮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手工业原料和农业肥料的大豆和豆饼。上述史实反映了乾隆年间(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长途贸易依赖海路运输
C.北方粮食亩产量国内领先D.商人资本控制了生产领域
2023-08-28更新 | 3622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国民政府统计,1912——1937的26年间我国机器、电器、化工、矿冶、交通、家具等各行业有专利总数275件。1938——1945年的8年间上述相关行业发明创造的专利则多达512件。这一现象反映抗战时期(       
A.政府军事装备和技术的极端落伍B.内迁的科技人员积极研发新产品
C.西南地区工业基础的相对薄弱D.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成效显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