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春秋时期,许多诸侯国国君认识到“士”的重要性,甚至公卿大臣也礼贤下士。著名的事例有齐桓公礼聘管仲、勾践出车行舟四处访贤,逢士“必问其名”,等等。诸侯公卿对人才的渴求
A.加剧了诸侯之间的纷争
B.冲击了世卿世爵制度
C.形成了尊重人才的风气
D.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2 . 1891年,正在访问日本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伊(后来的尼古拉二世)被警卫漳田三通刺伤。当时的内阁政府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要求判处被告死刑,但是,担任大审院长的儿岛惟谦指示具体负责审判的法官,要求按照法律规定,以普通人的谋杀未遂罪论处。最终被告判无期徒刑。这一案件的处理结果说明日本
A.确立了美国式政治体制
B.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对立
C.司法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D.极端民族主义迅速抬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朝雍正年间的土地买卖契约,详细记载所买卖土地的坐落,面积和买成双方。除了买卖双方及证人签字画押以外,官府也加盖了官印。官府在土地买卖契约上加盖官印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商品经济的迅速
B.为土地买卖提供法律依据
C.致使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
D.进一步保护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 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85年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1958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品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5 . 在新文化运动百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回顾百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的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目的具有复杂性B.过程具有曲折性
C.内容具有广泛性D.启迪了民族意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国藩是封建中国数千年尤其是两宋以下封建统治阶级一切黑暗精神的最大体现者,又是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一切对外投降对内屠杀的反平命的汉奸刽子手们的“安内攘外”路线的第一个大师……他精通极端专制主义也是极端奴隶主义的哲学——程朱道学,运用在言论上,就是满口“诚”“礼”“仁义”“道德”等字样;运用在行动上,就是极度的残忍,屠杀数千万中国人民,认为“痛快”。他被《天朝田亩制度》骇到了,要挽救封建统治者的权利,牺牲数千万人的生命,就是“卫吾道”,所讲的“道”,只是少数大地主大官僚的“道”,从人民看来,恰恰是大逆不道。

——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1944年)

材料二

《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是1944年我在延安时写的。曾国藩是近百年来反动派的开山祖师,而他的伪善乔装却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继承者人民公敌蒋介石把他推崇为“圣人”,以为麻醉青年、欺蔽群众的偶像。为了澄清当时一些人的混乱思想,所以有揭穿曾国藩这个汉奸刽子手本来面目的必要。这篇文章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写出的。

——范文澜1954年8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澜评价曾国藩的依据以及影响其评价的因素。

(2)你认为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评价曾国藩?请补充史实说明。

7 .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说:“1929年危机之后,政府的大财政都变成常态了……凯恩斯主义现在比较流行,已摧毁了很多国家潜在增长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这可能是个不不幸的事情。”张军认为凯恩斯主义
A.遭到众多国家的抵制
B.刺激经济具有时效性
C.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性
D.损害后发国家的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丁·路德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最高权威,教皇和教会没有解释教义的绝对权力,强调信徒信仰即可得救,教皇和赎罪券均无赦罪效能,信徒能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须由教会做中介,要求用民族语言举行宗教仪式,简化形式等等。这些主张
A.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B.巩固了文艺复兴的成果
C.反映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D.表达了民主政治的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等
年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1978年3645.2亿元381.00元100
1980年4545.6亿元463.00元107.2
1985年9016.0亿元858.00元123.2

上表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A.严重的经济匮乏初步缓解B.经济增长为物价上升抵消
C.人民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D.改革现有的体制任务紧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