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罗马共和国早期,惟有氏族成员才有资格受到家庭宗教的规范。随着群体之间融合性的加强,大量平民出现在罗马族群。平民无权参与祭祀,不能与氏族成员进行通婚,他们为此展开了系列斗争。当时平民的斗争(     
A.推动公民法被彻底废除B.促进了阶级矛盾的缓和
C.消除了家庭宗教的影响D.使法律主体向平民开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朱熹认为:“科举之习,盖未尝不谈孝悌忠信,但用之非耳。”公元1181年陆九渊访问朱熹时,陆讲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陆九渊年谱记载“……当时说得来痛快,至有流涕者。元晦(朱熹)深感动,天气微冷,而汗出挥扇”这说明(     
A.科举制完善推动儒学思想的发展B.宋代儒学强调存理灭欲
C.两人在道德修养方式上观点一致D.理学思想维护专制统治
2022高三·广东·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时间船只
(艘)
生丝
(斤)
丝棉织品(斤)糖(斤)药材(斤)颜料染料(斤)矿物(斤)皮革(张)
1711年5450267200214944754907788605708171332760185821
1804年11241314366725600090921814122982705432294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2023-01-04更新 | 329次组卷 | 14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农林科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前代的农业耕种、作物栽培、农副产品加工和烹饪等技术,并引用了一百多种古代农书和杂著的内容,是一部农业科技的集大成之作。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科技(     
A.重引用国外的先进技术B.重民生轻生产
C.重经验总结和典籍整理D.重理论轻实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96年康有为创办《强学报》,并在首刊上发表《京师强学会序》说:“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并强调“普鲁士有强国之会,遂报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维新”,号召知识分子要合众人之财力、心思,拯救国家前途。全文激昂慷慨,爱国之情溢于言表,“读之者多为之泪下”。由此可知,当时(     
A.维新变法运动群众基础雄厚B.国人的民族意识已彻底觉醒
C.康有为注重思想舆论的引导D.报刊是启迪民智的主要方式
6 .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据此可知,当时党和政府(     
A.改变了轻视科技的观念B.确立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C.逐渐重视发展文化教育D.力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7 . 近代以来,牛顿把地球上的物体的运动和天体的运动概括到同一个理论之中,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的运动统一起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和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联系起来。这些科学事实说明近现代物理学(     
A.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B.在发展中呈现出连续性和综合性
C.为民主政治建立奠定基础D.为工业革命到来提供了理论依据
8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因素。以下对中国古代变法改革说法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内容之一推行郡县制B.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C.宋仁宗起用王安石主持变法D.张居正死后改革内容全部废止

9 .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了德语,并尽可能采用下层民众能够识读的语言进行翻译;同时期的加尔文号召加尔文教教徒在宗教仪式上采用本国语言进行祷告。他们的做法都(     

A.推动基督教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B.有利于民族主义的觉醒
C.有力地冲击了西欧封建王权统治D.动摇了民众的宗教信仰
10 . 清以前,没有一个王朝在台湾设置郡县。康熙时规定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中央派官治理及驻军守卫,并派巡台御史监察官员。这体现了(     
A.台湾与大陆治理一体化B.郡县制的内容得到完善
C.清朝边疆政策的灵活性D.闭关锁国政策不斯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