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1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中国自古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国家观念的主要支柱。自春秋战国以降的两千余年间,“此悉土悉臣之思想,已深入一般人民之脑中”,维新派在批判了这种“自古以国为君主之私物,民为君主之私仆”的观念后,阐述了国民为国家构成之主体的新学说。梁启超写道:“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国民报》也发文阐述道:今试问一国之中,可以无君乎?曰可……《国民报》指出:“何谓权利?曰:天之生人也,即与以身体自由之权利,即与以参预国政之权利。故一国行政之权,吾得而过问之;一国立法之权,吾得而干涉之;一国司法之权,吾得而管理之……无权利者,非国民也。”

——摘编自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维新派提出“民族国家观"的原因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维新派的“民族国家观”。
2024-04-0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将“工业自己,农业中国”作为对华基本经济政策,迫使中国成为它们的原料产地,中国农产品及农产制品大量销往国外市场,导致中国粮食大量出超和农村劳动力流失,饥荒问题屡屡发生。因此在进行农业雇佣经营、农业公司化、集团化经营之外,将“已耕之地依近世机器及科学改良”尤为关键。19世纪80年代,郑观应主张农事发展“必先通格致,精织造”“与洋人分利”;梁启超在《农学报》中强调“近师日本,以考其通变之所由”;袁世凯也呼吁农事应“专部以统之,学堂以教之”。1906年,清政府将商部改组为农工商部,并对农事事务实行分科办事、垂直管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分别组织了劳动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和耕种合作社,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

材料二:1965年的农业科学实验工作会议推动了农业科学实验运动向科学研究的方向发展。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样板田,把农业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提交给农业科学研究部门。当时的主流观点认为,农业科学实验运动不但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还可以消除农民心中科学的神秘感,“破除资产阶级和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摆脱指挥生产的盲目性和摆脱催收催种的被动状态”。群众性科学实验的推广成为农村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1965年,全国农技推广站职工达76560人,70%的农技人员都深入基层大办样板田。1966年,农业科学部门参与的样板田近1000个,在样板田长期蹲点的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约占全国农业科学研究人员总数的四分之一。

——摘编自刘洋、周嘉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研究》

材料三: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于2012年全面启动以来,广东省政府采取落实建设资金,规范项目管理,奖惩并举等措施,积极推动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1510万亩,占全省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39.36%。实际立项1727.68万亩,超过国家下达任务的14.4%……从成效上看,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于改善项目区耕地的灌溉与排水条件,整修田间道路与农田防护工程,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等作用明显。

——摘编自仇大海、吴国华《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农业转型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农业建设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从1995年到2004年,农业各税的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4.6%到3.3%之间。以安徽省为例,3万多名农税人员,每个人征收的税额仅10余万元,扣除管理成本和工资,实际税收所剩无几。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农业税条例》。这一改革措施(     

A.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B.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增强
C.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D.推动农业对工业的反哺
2024-03-22更新 | 265次组卷 | 7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2022年11月,G20领导人峰会召开,美、日、中、英等国通过《巴厘岛峰会宣言》,计划在未来关注海洋经济可持续增长,涉及蓝碳、水产、海洋健康主题,以及解决塑料污染、气候变化等多领域的问题。该宣言的发表说明(     
A.环境问题成为各国共识B.海洋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最关键点
C.全球治理体系有所发展D.区域集团化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2024-03-22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张之洞曾于戊戌变法期间斥民权议院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1901年却声称:“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互相维持之法也”“累数百年之研究,经数千百人之修改,成效既彰,转相仿效”,中国正可以借此“政体学术”“相我病症”。材料反映出(     
A.维新变法改变了清末力量对比B.清末“新政”由洋务派为主导
C.洋务派坚守“中体西用”的论调D.时局变更影响士大夫的认知
2024-03-2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代南阳地区的画像石通常能以强烈的冲击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画像造型简洁,神态生动自然,线条刚劲有力,多表现出豪迈粗犷,浑朴古拙的形态。画像多追求“神似”,雕刻手法更为质朴、自然。这可以说明汉代(     
A.南阳地区绘画水平高超B.丧葬礼仪存在区域差异
C.经济水平影响雕刻工艺D.艺术表现具有时代特征
2024-03-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对下面两幅图所含信息,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欧洲经济优势地位牢固B.全球市场联系得到加强
C.欧美工业化已基本完成D.列强对殖民地加紧争夺
2024-03-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时期,出奔他国者多为王室和公室成员,其出奔时会带上宗族家室,集团化色彩浓厚,基本是因为“庶孽之乱”;战国时期,出奔他国的主体变成了士,方式也变成了只身出奔。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私学兴起士阶层扩大B.贵族等级界限日益模糊
C.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D.宗法血缘关系趋于弱化
2024-03-1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淮南子》对孔子形象有相当程度的转化和建构,主要有三种倾向:褒扬孔子、批评孔子和改造孔子。褒扬的较多,批评的较少,改造的目的则是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淮南子》的孔子形象,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同西汉初期社会思潮有密切联系。通过对比《淮南子》与先秦诸子的孔子形象,发现他们有同有异,其中展示了学术思想从百家争鸣到融合会通的趋势。

——摘编自秦晓《转化与建构:<淮南子>中的孔子形象》订

材料二:《史纪》共一百三十篇,其中世家三十篇。可立为世家者,皆是能够辅助君主之臣。孔子尝于鲁国出仕,但未为周臣,然其匡正乱世之心,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当属辅弼股肱之臣。置孔子于世家,在其整理旧籍,使后世学者能有所宗。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天下君主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然其世系井然,至汉尤存,传十余世,代有贤哲,故为世家。

——摘编自潘铭基《论司马迁对孔子生平之考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汉代“将孔子塑造成为道家的代言人”和“圣化”孔子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司马迁将孔子列为“世家”的依据。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影响孔子形象的主要因素。
2024-03-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