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继承发展了历代粮食问题的思想和制度。前期沿用均田制并鼓励开荒,大部分皇帝都能做到“省徭赋,不夺其时”,建立太仓、常平仓等仓廪体系和相应的机构、法规,同时完善灾害救济和扶助。755年,户数由唐初200万增至近900万,扩大了兵源、劳役和税收来源。粮食价格长期稳定在较低水平。

——摘编自李维才《唐代粮食问题研究》

材料二 近代中国是世界粮食进口大国。1871年-1873年,中国进口大米41.6万公担(1公担=100公斤),到1909年-1911年,进口大米猛增至373.2公担,增加约8倍。上海是主要粮食进口地区。上海开埠后,粮食需求量不断上升,大米进口量由1913年的0.012万公担上升到1922年的98.08万公担。面粉进口则由1864年的0.63万公担增至1900年16.91万公担。其次,广州开埠后也成为主要的粮食进口口岸,自1912年至1918年,广东每年平均进口大米、面粉等各类粮食8亿斤。福州、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外国米源源不断以低价向福建倾销。

——据汪德平《近代中国粮食国际贸易研究》

材料三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粮食问题。“十三五”期间,中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加大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2%,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升至95%,稳稳的做到了“中国粮用中国种”。“十三五”期间,中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一万三千亿斤以上。用全球9%的耕地满足了占全球近20%人口的粮食需求。

——摘篇自年海峰《1.3万亿斤以上“中国饭碗”稳稳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粮食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成为粮食进口大国的原因。(答对三点及以上就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三五”期间中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及意义。
2023-03-2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福建海澄县番舶税额,明万历四年,“至万金”;万历二十一年,“累增至二万有余”;万历二十二年,“骤溢至二万九千有奇”,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现象说明(     
A.朝贡贸易获利丰厚B.海禁政策遭到废弃
C.关税成为经济支柱D.海外贸易有所扩大
2023-01-15更新 | 1342次组卷 | 9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10年,罐装食品实验成功并开始为人们提供食品,随后沙丁鱼罐头、浓缩牛肉汁等方便食品大量出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快餐在世界各地流行,汉堡包、热狗、三明治、披萨、炸鸡、薯条等快餐店迅速占领全球市场。这种现象(     
A.体现饮食对卫生和营养的追求B.适应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需求
C.得益于垄断组织的规模化经营D.表明跨国公司主导经济全球化
2023-01-11更新 | 430次组卷 | 1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欧洲人对这场死亡(14世纪欧洲黑死病)的体验是前所未有的……劫后余生者从他人的死亡恐惧之中唤起了对自我生命存在幸福的追求和对生之权利的百般珍惜。于是,不失时机地追求现实享乐便成为人们的生活信念”。欧洲“这场死亡”(     
A.使人第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B.一定程度促进了思想解放
C.直接推动人文主义思想产生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
5 . 19世纪,英国的道德学家宣扬自律的重要性:无论多么严厉的法律都不可能使游手好闲的人变得勤勉自持,让大手大脚的人变得未雨绸缪,让醉鬼变得清醒如初。这样的改造只能通过个人的节俭和自律来完成。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A.工人阶层遭受沉重压迫B.经济发展影响社会观念
C.工业革命导致道德沦丧D.社会政治形势趋于严峻
6 . 1960年,卫生部在《关于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经验交流座谈会情况的报告》中指出,“不少疑难病症如晚期血吸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聋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其中有一些的治疗效果已高于国际先进水平”。这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     
A.坚持国家建构疾病防治体系B.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不同科技文化交流取长补短D.西医学习中医才能发展
2022-11-29更新 | 811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汉农学家氾胜之指出,“凡耕之本,在于趣时”。《氾胜之书》载:“二月注雨(大雨),可种芋”;“种麻,预调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之”,“三月榆荚时雨,高地强土可种禾”。这表明当时(     
A.精耕细作技术有所发展B.农业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C.农学著作重视理论概括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代的夫余文化遗存(在今吉林省)榆树老河深遗址中,出土了铁27件、铁凿4件、铁镭8件、铁镰13件,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在老河深大、中、小型墓中均有出土。经学者比对,这些铁制农具与汉代中原地区的农具完全相同。这表明汉代(     
A.农耕生产区域的扩展B.铁犁牛耕的广泛使用
C.存在大地主田庄生产D.跨区域长途贸易兴盛
9 . 唐朝后期,兴起了许多农村定期集市,有墟、集、草市等称谓。史书记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以张桥行市为县”;穆宗长庆年间,“沧州置归化县于福寿草市”。这说明(     
A.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B.商业发展影响城镇布局
C.城市的经济功能显著增强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10 .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业实现了革命性发展,出现了高速公路、高铁、飞机等新生事物,下列有关这一发展及表现认识不正确的是(     
A.陆海交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B.英法海底隧道成为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隧道
C.空中通道便利了人们的出行D.20世纪70年代后宽体客机成为客运主流
2022-10-30更新 | 662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