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9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   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权、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
2023-08-14更新 | 182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衡南县衡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用康有为的话说,孔子是一位“圣王”或“素王”,是以改制为务的。在他看来,改制不但可取,事实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把历史的变化看作直线的进步。尽管康有为的直线历史观显然主要来自他所读过的西方思想的著作,但他是根据今文学派的三世说来阐述这个道理的。按照他对这一学说的解释,孔子认为人类历史不可抗拒地从据乱世通过升平世发展到最后的太平世。每一世都有与它相当的政治制度:据乱世为专制君主制,升平世为君主立宪制,太平世为共和政体制。随着历史通过三世向前发展,改制是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二   陈独秀说:“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而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态度之明确,这在当时无疑具有振聋发聩、石破天惊的巨大影响。因为在此之前,维新派也进行过西方新学的传播和批判封建思想的工作,但最终又与封建思想做了妥协,终不能形成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而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虽提出过民主主义的主张,但毕竟这场革命是围绕着“政权革命”展开的,不可能对封建伦理道德思想进行清理扫除,所以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就从思想领域打开缺口,发出阵阵呐喊。

——摘编自杨乐平《陈独秀前期民主思想浅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人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2021-03-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历史专家认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时间赋税总额农业税商业税
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3559万贯2321万贯1238万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5698万贯2762万贯2936万贯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7070万贯2162万贯4911万贯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材料二   宋代商业已与国计民生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联系生产与消费、支撑城乡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清晰展示出商业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演进态势,揭示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的时代特色。

——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三   属于同一思潮下的各个学派和人物,其有共同的思想倾向性。但一种奔放前进的社会思潮决不仅仅是刻板单调,千篇一律的重复和事仿,而是在共同的倾向性中显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千变万化的风格,彼此影响,互相推动,形成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

——苗杨《浅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税收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工商业文明因素加速生长”导致的社会变化有哪些?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具有时代特色和相当群众基础的社会思潮”的主要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元政府征调的粮食,主要是产于江南的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而元大都“去江南极远”,因此在粮食、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都是仰仗于江南。早在元代初年,由于战争对粮食的大量需求,元代统治者就开始考虑南粮北调的问题了,持续地实施多项工程。

——整理自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成为“交流纽带”的表现,并写出宋元时期的主要外贸港口。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经济格局的角度简析元朝“南粮北调”的原因,并指出元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实施的“多项工程”。
2024-05-1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华盛达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月革命爆发时,布尔什维克党大多数领导人不在彼得格勒。列宁回国后,设想通过苏维埃“和平地”把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1917年3月,临时政府发行的纸币超过了战前两年零8个月的总和,造成物价飞涨,大批工厂停产、工人失业。国际劳动节当天,彼得格勒劳动人民走上街头,高呼“打倒战争”,但临时政府对同盟国声明,保证“将世界大战进行到彻底胜利。”6月中旬,俄军节节败退,士兵厌战情绪日甚。列宁告诫人们:不推翻资本的权力,就不能跳出帝国主义战争。“七月事件”后,列宁提出了新的革命策略和方针,得到民众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员人数从2.3万增加到24万,约600万士兵表示支持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苏维埃。10月25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历史的新时期从此开始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旧的统治格局,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战后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突破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限制,缅甸、马来亚的民族独立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47年,英国先后承认印度、巴基斯坦和缅甸独立。1957年加纳成为战后第一个独立的非洲国家,1959年古巴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美国扶持的傀儡政权。如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政权的助产婆。在苏联红军和苏联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东欧各国的共产党顺利地取得了领导地位,并按照苏联模式,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人民在战后不久也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一一摘编自汤重南、谢闻歌、段启增《战争与近现代社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十月革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旧的统治格局”的表现。
(3)根据材料,简述你从中得到的关于战争与革命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

材料二   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140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就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了。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对周王朝的统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中诸侯国数量不断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唯物史观简要评述这一变化。
(3)材料三这些学派“互相辩论”的目的是什么?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024-04-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铁力市马永顺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西、葡两国在美洲的殖民总督成为听命于本国国王、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独裁者。在经济上,西葡两国在殖民地都推行具有封建专制和早期资本主义色彩的重商主义政策,对殖民地经济实行严密控制和行政干预……进入19世纪,被排斥在殖民政权机构之外的土生白人知识分子因受各种影响而投身革命。西葡两国陷入拿破仑战争的泥淖中,无暇顾及美洲殖民地,因而使殖民地获得了推翻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性机遇。

——摘编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

材料二   拉丁美洲在取得独立以后,都颁布宪法,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巴西、海地除外),用本国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代替了殖民者的专制统治……但是,国家的独立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旧的社会经济基础。由于拉丁美洲各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十分软弱,独立后各国的政权一般都转移到白人地主的手中,因而仍保留了原有的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这严重阻滞了拉丁美洲,使拉丁美洲各国很快又成为美、英等国的半殖民地。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上)

材料三   1927512日,桑地诺发表宣言“我们甘愿做一个爱国者在战斗中死去,也不能像奴隶那样活着”,并提出用革命武装把美国侵略者驱逐出尼加拉瓜的明确任务。经过6年战斗,美军被迫于1933年撤离。1934221日,尼加拉瓜国民警卫队司令索摩查在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指使下暗杀了桑地诺。19371月,索摩查任尼加拉瓜总统,从此建立了长达40余年的亲美家族的“考迪罗”式的独裁统治,1956年索摩查被爱国者杀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上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拉丁美洲争取民族独立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拉丁美洲独立之后存在的问题。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地诺进行民族民主革命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宋徽宗时期,为了聚敛财富,强行扩大交子的发行区域。从崇宁三年(1104年)开始,在京西路使用交子。第二年又推广到除闽、浙、湖广、开封以外的其他各路,并把“交子”改为钱引。但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做法最终只是失败,由于发行困难,不久便被废除了,又恢复到只有四川流通纸币的状态中。由于宋徽宗时期,在四川更加肆无忌惮地滥发纸币而不再有准备金,因此造成了纸币的贬值,一贯贬到十几文或十文。

——吴树国《民之通货——历代货币流变》

材料二   哲宗以后的徽宗时期,是北宋最黑暗腐朽的时代,徽宗和蔡京、童贯集团,竟为奢靡、大兴土木、享乐腐化、侵吞公物、吃喝嫖赌,无所不为;聚敛财钱,竭泽而渔,无所不用其极。几年之间,就弄得国库空虚。加之用兵西夏,收复湟、廓,军费增加,财政吃紧,于是就用发行交子来解决财政开支。

——贾大权《官交子在我国纸币史上的地位》

材料三   嘉靖时期的吏部左侍郎靳学颜认为白银“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其与铜钱、海肥(一种贝壳,在云南被用作货币)用于流通计价的功能并无明显区别。顾炎武分析了流通货币从铜钱经纸钞最后演变为白银的动态过程, “钞法之兴,因于前代,未以银为币而患(铜)钱之重,乃立此法”“今日上下皆银,轻装易致,而纸币自无所用。故洪武初欲行钞法,至禁民间行使金银,以奸恶论而卒不能行。及乎后代,银日盛而钞日微,势不两行,灼然易见”。

——摘编自徐永辰《晚明时期货币思想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交子在徽宗时期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靳学颜、顾炎武对明代货币改革的看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十年的改革不能说毫无成就,改革官制、修订律例、编练新军、振兴实业、废除科举、兴办学堂、设咨议局与资政院等,确有诸多进展。然而,社会所期望的改车,是要限制君权,扩大民权,建立起现代的君主立宪体制。而清政府的目标则相反,它期望通过改革,将过去模糊的无所不包的君权明确化、法制化,它并不想通过改革来放权,而是要通过改革将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自行提出一个观点,并依据所学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在元光二年至元狩四年间进行,先后打了十几仗,其中带有决定性的大规模战役有三次。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已无力大举南下。

竟宁元年(公元前51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给了呼韩邪单于。此后半个世纪,在北部边境出现了“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的景象。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中原汉族学者的回答是:“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

——摘编自《元史·许衡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朝对匈奴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出现“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