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柏拉图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绝对的自由影响到法律的尊严B.民主为雅典的繁荣提供了制度保障
C.雅典政治受到人性的负面影响D.公共活动中的主观化、情绪化明显
2016-12-13更新 | 13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丽水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2 .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耶。”材料主张与下列经济思想最为贴近的是
A.重农抑商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D.供给学派
2016-12-1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丽水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3 . 战争与和平深刻影响人类社会发展,战争中孕育着和平,和平中潜伏着战争。远离战争,维护和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94 甲午之殇】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建构民族国家的兴衰荣辱始终与近邻日本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日本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打乱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每一次现代化变革都受到日本的干扰和影响,洋务运动终于甲午战争,民国新政终于抗日战争……
——田庆立 宋志艳《甲午战争对近代以来中日两国的影响》
【1914 世界梦魇】
材料二   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14年之前曾说到,他那一代预期“全世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理性、更为人道和更为民主……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让人类变得更富裕……所有这一切都会和平的发生。”(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美)谢尔曼等
【1945 走向和平】
材料三   雅尔塔体制是指二战后期美、苏、英三国为了各自的战略利益,在以雅尔塔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达成有关结束战争、安排战后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一系列协议,确立的国际关系体制。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立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关于雅尔塔体制的评价,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充分肯定雅尔塔体制的作用;②认为消极作用占主导;③既有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据据网络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是如何干扰“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
(2)结合18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分析材料二中汤因比为什么在1914年前会有那样的预期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请从全球化视野分析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材料三中关于雅尔塔体制的评价,您赞成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研究英国的崛起,不能忽视其文化的保守性,但也不能不看到其文化的创新性。下列能为18-19世纪英国文化创新提供证据的是
①工业革命                    ②《权利法案》
③责任内阁制                 ④经典力学
A.①③B.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 . 方针、口号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方针、口号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教兴国
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2016-11-02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丽水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6 . 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史观”的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
A.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推动中国由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
B.《史记》记载:“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湮谷,千八百里”
C.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D.二战后,法国推行计划指导型经济发展模式
7 . 下图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新自由主义的推行
8 . 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96年北京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
B.《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C.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
D.1927年《爵士歌手》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9 . 在中西灿烂文化的源头,都有思想家提出我们今人所谓的相对主义思想。下列思想家中具有“相对主义思想”的是
①墨子                      ②庄子
③普罗塔戈拉            ④塞内卡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2016-05-19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丽水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蔡元培先生称黄宗羲为“东方的卢梭”,其思想充满浓厚的民本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三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的核心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孟子、黄宗羲民本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或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本质区别,并从黄宗羲所处的时代分析其思想没有“突破”的原因。

(3)材料三作者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黄宗羲思想?请用这一方法评价卢梭的民主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