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表为《申报》1875——1881年刊发的左宗棠西征新疆的报道。表格信息反映了
刊发时间年报道量总计消息评论数量头条报道数量转载报道数量
187519109512
1876281810710
1877402218914
1878361719915
18796339241818
1880177110674342
1881334292922
总计396220176120133
占总报道量百分比(%)100%55.6%44.4%____
100%____33.3%__
100%______33.6%

A.民族意识的高涨B.边疆问题的重要
C.中体西用的影响D.近代报业的发展
2022-04-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46-2016年间联合国成员国会费缴纳比例(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据表格可以看出
A.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B.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C.区域集团化优势明显D.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
2021-03-06更新 | 39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3 . 下表是国民党党员与全国人口的比例,据如表可知
年度政党名称党员与人口比例
1935年中国国民党(含军队和海外党员)1:300
1935年中国国民党(不含军队和海外党员)1:900
1934年意大利法西斯党1:25
1934年苏联共产党1:65
1958年中国共产党1:52

(注:表格摘自于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
A.全面抗战前国民党内军队党员数量最多B.全面抗战前国民党组织力量相对薄弱
C.意大利法西斯党比苏联共产党更得民心D.“大跃进”时期中共党员人数大增
2021-04-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市九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清代两湖地区人口、耕地及米价统计表(部分):

综合表格可知,以下与米价变动原因无关的是
A.政府政策推动人口增长
B.土地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
C.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
D.商品经济发展吸引农业劳动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表:1929-1932年德国失业人数和纳粹党人数变化(单位:万)

根据上列表格,可知纳粹党
A.具有社会主义革命倾向
B.植根于普通人民群众
C.因经济危机加剧而发展
D.极具欺骗性、煽动性
2019-03-03更新 | 327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表是杨度(1875-1931年)的历史活动概括:
维新运动时期接受维新思想,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君主立宪。
清末到民初始则反对共和革命,继则发表《君宪救国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1922年杨度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9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潘汉年介绍,伍豪(周恩来)批准,秘密入党。

据表格内容解读最准确的是
A.杨度活动反映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B.社会环境影响个人政治发展方向
C.杨度的政治立场呈现出摇摆不定
D.历史人物个人行为具有不确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促进表格中华资企业快速增长的因素是
时间厂数(家)创业资本数(元)工人人数(人)
1913年698330,824,000270,717
1920年1759500,620,000557,622

A.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B.南京国民政府鼓励经济发展的政策
C.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D.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2019-03-30更新 | 95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西省南昌市莲塘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冲刺二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表是明代米价表
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
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
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
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
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
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
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
平均18.0052.91

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明初大明宝钞升值和政府控制使银价上涨
B.钱价上涨和白银增加导致白银购买力下跌
C.赋税征银导致米价上升白银价格上涨
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米价上升银价上涨
9 . 观察下表,

与上述表格内容不符合的信息是(     
A.二战后美苏从战时盟友变成对手,对抗争霸
B.美苏在高科技领域角逐激烈
C.美苏科技竞争服从服务于政治斗争的需要
D.战后苏联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经济大国
2016-11-18更新 | 9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临川二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10 . 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民族复兴的重要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
类别
关键词
出现频次
所占比例
社会伦理观念
仁、礼、信
8234次
36.2%
法观念
法、刑
4648次
20.5%
财富观念
利、财、富
5395次
23.8%
公平公正观念
均、平
4427次
19.5%

——摘自李振宏《两汉社会观念研究——一种基于数据统计的考查》
(1)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两汉时期上述观念形成的主要因素。
材料二 魏源在《海国图志》的附录中强调“中国生齿之繁,无国可比,固为东方人主”……1865年清政府总理衙门编纂《万国公法》,给中国带来了国际秩序的崭新图景和国际交往基本原则,所展示的“世界秩序观”,将中国放在了与世界诸国平等的位置上。甲午战后,在进化论观念的影响下,维新人士指出“强者为刀俎,弱者为鱼肉”,于是,自由、平等、立宪等一切西方有价值的东西统统成为他们拿来实现国家富强的工具。而这种民族意识的萌生正与世界意识的增进密不可分。
——贾小叶《19世纪中后期国人理势观念的变迁与世界意识的增强》
(2)据材料概括近代中国对“世界意识”的认识历程。结合史实论述这一认识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材料三 下表体现了建国后的户口制度变化
时间
户口制度具体规定
1958年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或学校的录用证明

1984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或在乡镇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户口。
1990年
“农转非”政策放开,全国出现了大量集中性办理城镇户口的现象。

(3)据表格概括建国后户口制度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