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载文称:   “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 …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这一观点最适合用来研究(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缘由B.近代欧洲主权争端问题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近代西方重商主义政策
2 . 下图是古代某一朝代的疆域图,据图推断,这是(  )

A.西汉B.东汉C.东晋D.唐朝
3 . [现代化背景下的美国和中国]

材料一   二战后,黑人再次经历了城市化进程,他们从南部农村来到北部城市,该现象直到20世纪60年代也没有减弱。尽管许多黑人在经济地位上与白人处在同一个阶层,但黑人仍然面临着困境。一是教育、住房、交通和公共设施被隔离;二是就业上的歧视,黑人雇员不仅就业困难,而且工资低, 因此处于激烈的商业竞争旋涡之中。许多雇主认为市中心的黑人既无技术,也没有职业道德。

随着美国经济的变化,对包括黑人在内的少数族裔有着很大的影响。学者对美国52个大都市区研究表明,工厂地点转移导致10%~30%的工人失业,黑人失业率比白人失业率要高。1970年至1980年间,30%~50%的失业者来自黑人。这一变化使美国的少数族裔中出现了大量的底层阶级。与此同时,这种变化也体现在农村。从1970年到1985年间,南部乡村黑人,无论和农村的白人相比,还是和城市里的黑人相比都存在着持续地高失业率。

——摘编自石光宇《美国后工业化时代少数族裔经济地位研究》

材料二 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现代化,在2012年至2021年的短短十年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西藏、贵州、云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分别为9.5%、9.4%、8.4%,增速分列全国第一、二、五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的许多发展短板得以补齐,例如,2021年,民族地区共建成5G基站17.79万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长73.7%,西藏乡镇、建制村公路通畅率分别为94.55%、77.94%,内蒙古在近十年累计实施老旧小区改造46.4万户、危房改造116.65万户,配套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160多万套。

——摘编自李伊《党领导各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逻辑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黑人群体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历史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中世纪绘画作品《中古西欧社会的“三种人”》:居中的骑士顶盔戴甲,右边的农民手执铁锹,两者目光都看向左边的僧侣,僧侣似乎正与骑士交谈,农民则在角落聆听。这一画作说明了中世纪西欧(  )

A.社会结构等级森严B.基督教与各阶层和睦相处
C.世俗王权逐渐崛起D.骑士与市民阶层走向联合
2024-05-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5 . [《时务报》与《民报》]

材料一   1896年1月,上海强学会遭封禁后,黄遵宪愤学会之停散,谋再振之,亦以报馆为倡始。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正式创刊,梁启超任主笔,设有论说恭录谕旨奏折录要京外近事域外报译西电照译等栏目。黄遵宪非常自信地向友人表示:吾辈事期必成,非阻力所能阻。直到1898年8月停刊,《时务报》共出版了69册。

开创《时务报》的资金来源,在张之洞名下的占半数以上。开办之后,张之洞又下令按时拨款。并称誉《时务报》 实为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妙,拜以此札伤治下各州县购读,同时要求报馆向文武大小各衙门乃至各局各书院各学堂按期足数寄发。他将仿札登载在《时务报》上,公开表明支持态度。紧踵其后,便有数省官员起而效尤,纷纷通札各属及书院诸生悉行阅看,或令自行购买,或由善后局拨款购送

——摘编自黄升任《黄遵宪与<时务报>》和陈长年《从<时务报>看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同盟会建立后,孙中山等人就着手创办自己的机关报,曾决定将正在刊行的由宋教仁创办的第2期《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作为其机关报。但由于该刊第2期中有一篇抨击日本侵华野心的文章,杂志被日本内务省下令押收。同盟会便决定停刊,别起报名,另行出版。1905年11月《民报》在日本东京创刊,到1908年冬被日本政府封禁,至1910年初在日本秘密印行两期后停刊,共出了26期。在前后5年时间里,有一套自己的经营方式:首先是依靠社会捐款和同盟会拨给经费出版。其次,《民报》创刊之初,发行工作靠同盟会员的革命热情去义务完成。此外,《民报》创办初期并不重视广告业务。

——摘编自王业兴《<民报>的创办与20世纪初年的社会思潮》

(1)根据材料比较《时务报》与《民报》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分析《民报》与前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时务报》和《民报》的共同影响。   
2024-05-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古代的牛耕图]

材料 牛的形象在中华文明原始时期就已出现,牛耕图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载体。隋唐时期,牛耕图并不只在描绘北方旱地牛耕场景,南方水田耕作场面日益丰富,牛耕图像逐渐定式,同时牛耕图的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唐代山水画的兴盛,使牛耕图从秦汉魏晋时期的画像砖石发展至墓室及洞窟壁画之中,如唐高祖李渊从弟李寿之墓中就见两幅牛耕图。同时该时期牛耕图样逐渐丰满,并不止于单纯牛耕活动描绘,还增添了画面背景的刻画。牛耕也出现在佛教壁画之中,如凿于盛唐时期的莫高窟刻画了《佛说弥勒下生经》中一种七收的场面,画面中就有牛耕图的出现。

宋代画家对于牛耕的描绘日渐脱离墓室以及洞窟壁画之中,牛耕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纸本绘画上,出现在文人画家笔下,且并不再局限于对农事的真实描述,而是以耕牛来寄托画家之思,并逐渐成为皇权的教化工具。据史料载:   仁宗宝元初, 图农家耕织于延春阁。

明清时牛耕图已经不再限于壁画以及纸本绘画之中,载体形式丰富多样,如陶瓷、版画、年画等,与世人的生活愈加紧密。与此同时,承袭宋元之制,皇权对耕织图重农劝桑的教化作用极为重视,据悉明代仇英、唐寅皆绘过耕织图,至清代多位皇帝都曾任命宫廷画家画耕织图。

——摘编自夏恒《象征与教化:中国古代牛耕图发展的多重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牛耕图的主要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牛耕图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4-05-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60-1967年苏联主要国家预算支出
年份1960196519661967
工业支出金额(亿卢布)126176185194
占比(%)37.936.935.935.1
农业支出金额(亿卢布)25535762
占比(%)7.511.111.111.2
国防支出支出金额(亿卢布)93128134145
占比(%)28.026.826.026.3
住房建设支出金额(亿卢布)55637179
占比(%)16.613.213.814.3
科研支出金额(亿卢布)33576872
占比(%)9.911.913.213.0
据表可知,当时的苏联(  )
A.建设重点向农业和科研倾斜B.受赫鲁晓夫影响改革势头向好
C.对民生问题的解决力不从心D.国防事业上呈现战略收缩趋势
2024-05-0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恩格斯指出: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被宣布为最主要的人权之一的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而理性的国家、卢梭的社会契约在实践中表现为,而且也只能表现为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这一论断意在强调(  )
A.资产阶级追求自由民主平等B.启蒙思想具有阶级局限性
C.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充满空想D.无产阶级应推翻资产阶级
2024-05-06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古代希伯来人有“大洪水毁灭几乎所有人类,仅留下诺亚一家”的传说: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毁灭人类的故事。而在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上,人们发现了这个故事最早的版本。据此推断,古代文明(  )
A.面临相同困境B.起源的多元性C.在交流中传承D.存在趋同现象
2024-05-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中国成立初期,采取的开放态度是:只要承认新中国,就可以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通商贸易。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从苏联引进建设了156个重大项目,同时聘请苏联、东欧专家来华,派出留学生学习。这一做法(  )
A.体现了新中国务实的外交理念B.得益于和平共处五原则的提出
C.意在广泛争取第三世界的支持D.说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
2024-05-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