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张謇主张“实业救国”,他在家乡通州(今江苏南通)开办了大生纱厂、大达轮步(步即局)公司等多家企业和通州民立师范学校、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纺织专科学校等多所学校,使通州逐渐成为苏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表明(     
A.实业救国成为时代主流B.实业和教育促进了城市发展
C.政府鼓励促进经济发展D.名人效应使近代化迅速发展
2023-08-18更新 | 235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颚南高中2019年高三十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乔治一世是英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国王,他不是英国人,54岁才因血缘关系入主英国,成为英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他不会说英语,成为英国国王后,仍不愿学习英语。语言障碍使他对国事漠不关心,从制度建设角度来看,这个“奇迹”的意义在于(     
A.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C.避免了中央集权制的弊端D.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2023-05-24更新 | 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秋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完成统一后,秦始皇强行迁徙天下豪富十二万户至咸阳。秦朝还曾经向丽邑(今陕西临潼)移民三万户,向云阳(今陕西淳化)移民五万户,向北河(今内蒙古中部)、榆中(今陕西北部)移民三万户。其做法旨在(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B.巩固国家的政治统一
C.增强都城地区的经济活力D.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2023-01-07更新 | 462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秋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6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秋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费正清认为隋唐时期的中国在制度和文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工明确,相互牵制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相权三分,独立施政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2022-10-25更新 | 165次组卷 | 129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私立华森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试卷
6 . 下列制度中,不属于20世纪50年代我国确定的基本政治制度有(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普遍推行基层民主选举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2-10-1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秋林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考古界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考古学探索,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有过多种认知模式。除“中原中心说”外,还有“满天星斗说”“中国相互作用圈说”、以中原为中心的“重瓣花朵说”或“多元一体说”“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说”“新中原中心说”等等。“中原中心说”以外的其他各说,大致可以看作是多元认知视角下的新中原中心论,其基本思路和结论是认为各区域的吏前文化虽相对独立但联系密切,大体连续进化,最终“百川归海”。

——据许宏《从证经补史到独步史前:考古学对“中国”诞生史的探索》


(1)关于我国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起点的假说,分析其原因。
(2)从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8 .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国文官法》。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     
A.保证了政府公共行政的稳定性B.缓和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
C.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工作效率D.有效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是历代封建王朝治理国家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国家治理其自身的重要内容。其思想渊源很悠久,先秦时期的思想家们就使用“五服”等空间、区划、亲疏等级概念构筑出包容有序的统一理想。以族系认同为标志的血缘、历史文化认同,在先秦时期也已形成。到战国晚期,“定于一”“天下为一”的学说在社会上已产生。可以说,从政治框架的理想构建到血缘历史文化认同,大一统的思想基础在先秦时期已经奠定。随着社会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战国时,大一统开始向政治实践转化。

——摘编自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材料二   秦汉以后中国就建立起发达的官僚组织体系,从中央,到郡县,再到乡里有一套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但是受制于农业帝国有限的生产剩余,国家并不足以支撑庞大的官僚体系,越往基层社会,官僚越少,县令都是“牧民之官”。除了税赋徭役治安之外,国家主要实行“以民治民”的统治策略,并不主动干预乡村社会。基层社会的众多公共事务由农民通过家庭、宗族、部里或者村落来处理。在“官事官办”纵向结构之下是“民事民治”的横向治理,由此形成国家的纵横治理结构,并作为历史传统一直承继下来。

——摘编自任路《“家”与“户”:中国国家纵横治理结构的社会基础——基于“深度中国调查”材料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有哪些政治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以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总体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先秦及秦汉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79年,在辽宁喀左东山嘴遗址发现了红山文化石砌建领遗址、玉器与陶塑人像;1983年,在临近地区又发现了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群并发掘了其中的“女神庙”与积石冢,这两项重大发现对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材料表明(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中心B.考古发现可以影响历史研究
C.考古发现能够还原历史面貌D.考古是历史研究的最佳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