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分为正文“君上大权”(十四条)和附录“臣民权利义务”(九条)两部分,它采取的是对君主权力作具体规定、对议会权力作明确限制的做法。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预”等。皇帝拥有颁行法律、设官制禄、黜陟百官、总揽司法、召集和解散议院、统帅军队、宣战媾和、赏罚、恩赦和发布命令等大权。

——《钦定宪法大纲》(1908827日颁布)

材料二   约法指出:“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约法由总统制向内阁制转变,它规定“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暑之。”约法规定: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同时拥有对总统决定重大事件的同意权;在临时大总统对参议院议决事件有咨询复议权时,规定有三分之二参议员仍坚持原议,大总统必须公布施行;参议院在认为大总统有谋叛行为时,得依法行使弹劾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311日公布)

材料三   宪法规定,“全国各州实行共和政体”,“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13个州成为统一的国家,强调联邦的最高地位,中央与州取得某种权力平衡,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宪法规定按三权分立原则组成政府机构,分别规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大部门的权力。立法权归国会,行政权归总统,司法权归最高法院及其下属法院。三权分立原则使行政、立法、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制衡,以防止专制的出现。宪法保留了奴隶制,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美国1787年宪法(17879月完成拟定工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钦定宪法大纲》颁布的背景,并指出你是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对《钦定宪法大纲》的进一步发展?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三种法律受何种因素制约和影响,使之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特色?并分析美国1787宪法和中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
2 . 下面是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1951年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73年英国、丹麦、爱尔兰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一次扩大。
1981年希腊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二次扩大。
1986年西、葡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三次扩大。
1995年奥、瑞、芬成为成员国,欧共体第四次扩大。
2004年立陶宛、波兰等十国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材料表明,欧洲一体化的特点是(     
A.曲折性B.渐进性C.迅速性D.全面性
2022-03-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3 .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这反映出新航路的开辟(     
A.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生活B.给土著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
C.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
2022-03-16更新 | 38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随着对外征服的胜利,罗马变成地中海世界的强国,国际贸易关系复杂,罗马人与异邦人相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彼此间的争讼也日益增多……为调节和处理上述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了万民法……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由此可知罗马法(     
A.注重调整私人关系B.顺应时势适时调整
C.注重形式程序繁琐D.仅适用于罗马公民
5 . 蔡元培任校长后,锐意改革。他认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听他们自由发展。”此举旨在(     
A.北京大学缺乏学术研究空气
B.阻止袁世凯复辟帝制
C.让新思想能在北京大学得以传播
D.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2022-03-1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6 . 康有为在《与南北美洲诸华商书》中说,中国人民“公理未明,旧俗俱在”,没有进行革命的资格。章炳麟争锋相对,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明确指出:“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章炳麟的思想主旨是(     
A.实现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C.仍然坚持君主立宪制,走改良主义道路D.发表文章诽谤革命
2022-03-16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7 . 戴逸在《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中说道,直到18世纪,当时正处在清朝的康雍乾盛世…如果只把它和汉、唐、元、明作纵向比较,而不进行世界性的横向比较,中国封建社会看起来仍具有活力。作者意在说明(     
A.中国封建制度仍有可取之处B.世界各国发展都超过了清朝
C.同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较优越D.盛世之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宋刑统•侵巷街阡陌》规定,凡是侵占街道、巷道、乡道来搭建经营的,都要罚以70大板。京城组建街道司,负责维持市场秩序、卫生、交通等情况。据此可知,宋代(     
A.宋代街道治理混乱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
C.坊市制度彻底打破D.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9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选举出了中 央人民政府和各个机关的领导人,10月1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
A.社会主义社会B.三民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D.新民主主义社会
2022-03-16更新 | 320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二)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摊丁入亩”是清统治者用以缓和土地兼并的一项政策,对土地兼并的抑制,使大量自耕农生存下来,为清朝的统治注入了强心剂。

——摘编自头条百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摊丁入亩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摊丁入亩的影响。
2022-03-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