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下面是新时代文化传承方式示意图。据此可知(     

A.保护遗产传承理念已深入人心B.文化传承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
C.科技进步推动了人类文化共享D.信息技术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
2024-06-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酒泉市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代沿海地区有七大防区,大规模海防所城建设逐渐形成布局框架。如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     

A.东南地区海疆形势严峻B.政府放松对海外贸易的限制
C.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D.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023-11-11更新 | 108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口、耕地数额、人均耕地数和年均毁林面积示意图


——据陈业新《中国历史时期的环境变迁及其原因初探》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开展兴修农林水利、救济灾荒与生产自救、厉行节约运动,为此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初步经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形成注重山河修复整治、开展绿化祖国和爱国卫生运动、探索环境保护规律和维护国家发展权益等环境保护与发展格局的观念与举措,推动了生态环境恢复与经济社会有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探索生态建设与持续发展结合道路,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进入新时代,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基本方略,为建设美丽中国与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不同于西方资本主导绿色转型路径的中国行动和中国智慧。

——摘编自包庆德、宁琳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使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环境变迁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生态建设的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