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宋代并非中国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它面临很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但其在经济、文化领域仍然有许多新成就与新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江岸之船甚夥(多),初非一色:海舶、大舰、网艇、大小船只、公私浙江渔捕等渡船、买卖客船,皆泊于江岸。盖杭城众大之区,客贩最多,兼仕宦往来,皆聚于此耳。

——摘自(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

材料二   “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近年来,随着“南海丨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的推进,沉船中的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等大批精品文物出水。“南海1号”沉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还在于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历史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崔勇《中国“南海丨号”为何被称为史无前例的水下考古典范?》等

材料三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摘自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

(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宋代经济发展与文化兴盛的辩证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21世纪初,河北省商义县四台遗址出土了距今6800—6400年的尖筒底罐,迄今国内出土的尖侧底罐仅此一件,而出土于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卡林加河口、叶尼塞河流域的部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口面底罐在器型、纹饰、制法方面与之十分相似。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①陶器是生产力水平的代表   ②早期文明存在跨区域交流
③考古发现丰富了历史认知   ④中俄定居文明具有同源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武安发现中晚商时期的赵窑聚落遗址,这对于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遗址中出土了丰富的遗物,包含铜、石、骨角、蚌、陶等。青铜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
B墓葬出土的铜戈和遗址陶器上再次发现“↑”符号。对外军事斗争成为该聚落的主要职能
C在五号房址的前室东壁北部有一半圆形壁炉,壁炉直径0.8米。该壁炉经红烧土浅沟进入隔壁内室硬土面下(长期熏烧导致土面硬化)。当地居民已经掌握一定的采暖技术
D该遗址周边还有一些战国遗存以及少量汉代遗迹。战国和汉代民众注重学习商代的生产生活技巧
A.AB.BC.CD.D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连达。悬泉置遗址为汉代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甜水井南的戈壁滩上,其遗址上发掘出土了大量生活、生产用具,特别是出土了数量很大的简牍,帛书、纸文书。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遗址由主体建筑坞堡和坞外附属建筑仓、厩构成。出土的简牍中,纪年简最早是武帝太始三年(公元前94年),最晚为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内容有诏书、律令、科品、檄记、簿籍、爰书、劾状、符、传、历谱、术数书、字书、医方、相马经等。出土有较多的书于墙壁墨书题记,内容涉及诏书和药方等,特别是西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直行隶书,字体工整,保存较好,是研究汉代历律、农技和医药水平的最新资料。其中大量西汉汉宣时期麻纸的出土,证明了早在西汉时期纸已作为书写工具在西北边郡地区广泛使用

——胡杨《惊世汉简:悬泉置的奉献》

(1)上述材料可以用来研究那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
(2)结合悬泉置的内容,说明中国古代邮驿系统的作用?
(3)根据材料,思考悬泉置的发现,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有何重大意义?
2024-06-0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世界各地800多万件的文物和图书珍品。早期的英国国家博物馆倾向于收集,汉斯·斯隆伯爵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18世纪至19世纪,英帝国向世界扩张,对各国进行文化掠夺,大量珍贵文物运抵伦敦。藏品主要来自希腊、埃及、印度、中国等。埃及文物有7万多件,代表着古埃及的高度文明。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文物从商周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很多文物都是绝世珍藏,例如西周的康侯簋、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等,还有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从圆明园中抢劫盗窃的文物,1856年到1932年间,“西方探险家”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北地区,掠走的大量敦煌画卷及经卷等。

材料二   故宫为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清代宫廷遗留下来的奇珍异宝尽聚于此。辛亥革命胜利后,故宫收归国有,1914年成立古物陈列所。1933年,故宫博物院为保护文物安全,择其精要装箱南迁于南京。1937年,南迁文物不得不继续迁徙,又历尽艰险,辗转迁徙至四川。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涵盖几乎整个古代中华文明发展史和几乎所有文物门类,通过“着重保护、重点修缮、全面规划”等措施得到了新生。

——材料均摘编自《360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故宫博物院及其文物经历曲折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史文物的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所示为汉代画像石中的庖厨图,该画像石出土于河南省密县打虎亭。画中有10个人在忙碌,有人在煮肉,有人在做豆腐。左上方有两个横杆,横杆上面挂满各种肉,地上放有牛头、牛腿。此画像可用于研究当时
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B.民间绘画的写意特征
C.科技发明的实用性D.豪绅贵族的饮食生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良渚文化在约5300年前发源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沿岸。在相关遗址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一件黑陶罐腹部发现了四个连成一排、仿若句子、与后来的甲骨文有相似之处的符号(见下图)。对此合理的理解是(     
A.有助于破解古文字起源之谜B.甲骨文并非中国最早的文字
C.中国已开始系统地使用文字D.彰显了中华文明的高度发达
2023-03-12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