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截至2021年底,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共出土编号文物一万多件,其中众多文物显示蜀地与中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联系紧密。这些考古结论有助于说明(     
A.古蜀文明的政治制度与中原一致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
C.西南地区秦汉时期青铜文明发达D.中国古代铁器文明的绚烂多彩
2022-09-28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刻划符号是文字的先驱,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出土有刻划符号的遗址至少有17处。这些遗址时间不早于仰韶文化,地域分布广泛,包括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在香港、台湾也有发现。这说明中国新石器时代(     
A.文字系统已经建立B.早期国家开始出现
C.文字起源的多元性D.华夏文明的延续性
2024-03-2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樊锦诗, 1938年出生于北京,1958 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3 年, 樊锦诗大学毕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是那个时代青年的志向,樊锦诗来到大漠戈,壁中的敦煌研究院工作。漫长的五十年,她择了这一事,也终了这一生。

樊锦诗用爱和生命践行着守护敦煌的神圣誓言,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坚持改革创新,构建“数字敦煌”,开创敦煌莫高窟开放管理新模式,有效地缓解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在全国率先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探索形成石窟科学保护的理论与方法,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和大遗址保护传承与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摘编自王仁锋《樊锦诗:“敦煌的女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樊锦诗对敦煌学的突出贡献与体现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敦煌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022-05-2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据考古发掘统计,在爪哇、苏门答腊、巴厘诸岛发现的中国铜钱,除少量唐代的开元钱外,大部分为宋代铜钱。在日本也有28处出土了中国铜钱,从唐到明共553000余枚,其中北宋的钱币占82.4%。据此可知宋代钱币(     
A.初具国际货币职能B.拓展了海外贸易范围
C.推动对外政策调整D.提升了民众消费能力
2024-02-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初步统计,出土战国铁器的地点见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宁夏、新疆、湖北、安徽、四川、云南等23个省、自治区。秦、楚、燕、齐、赵、魏、韩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士。战国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就铁农具种类而言,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除草、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                 

——摘编自李建民 《战国时期铁农具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材料二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信息、生命、制造、能源、空间、海洋等的原创突破为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提供了更多创新源泉,学科之间、科学和技术之间、技术之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

——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归纳战国时期我国铁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此次生产力的变革对社会生活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三,人类在生产领域经历了哪几次革命?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日益呈现交叉融合趋势”的理解。
2022-02-11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