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2022-07-14更新 | 6729次组卷 | 59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3届高三模拟统练(7)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求变”“求新”是中国的历史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中华文化传承不息的重要原因。以下变法思想按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
②“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③“凡籴买税敛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④“民有所犯,依法而断。”“法既豫定,民皆先知。”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④③①②D.②③①④
22-23高三上·湖北宜昌·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879年,上海点石斋印书局出版发行汉英词典——马礼逊《五车韵府》,开本再缩小,两册合并一册,价格更便宜,流行更广。到20世纪初,《五车韵府》一版再版,还将旧版按汉字的罗马字拼音首字母排序改为按汉字部首排列。《五车韵府》在中国的流行主要缘于(     
A.向西方学习思潮的推动B.列强对华文化渗透增强
C.天朝上国思想已被摒弃D.崇洋媚外之风日渐盛行
4 . 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下列是中国古代三个时期的形势图,按照时间先后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①②
2023·海南·高考真题
5 . 将下列内容按历史发展逻辑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尼赫鲁认为:“我们正在努力建立一种新型的社会主义——一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正统实践之间的中间道路”,“社会主义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
②丘吉尔表示,他不愿充当“为英帝国敲丧钟的首相”。
③二战时期,在英国驱使下,坦噶尼喀农作物种植单一,导致该地区中部土壤退化。
④在夕阳残照下,最后一批英军降下了英国国旗,撤离了占领长达74年之久的苏伊士运河区。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①③②④D.③④②①
2023-07-10更新 | 2453次组卷 | 17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2(北京专用)
6 . 下列关于国际关系的历史文献,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德国将其海外属地所有之权利及所有权名义放弃,以与主要协约及参战各国。”
②“本防御同盟既以维护欧洲均势、保障欧洲各国的安宁和独立,防止多年来(法国)蹂躏世界的那些侵略重演为其目的,……”
③“在目前的情况下,有利于和平的不结盟国家存在和活动,是保卫世界和平的更加重要的因素之一。”
④“美国对苏联任何政策的要素必须是一种长期的,既有耐心而又坚定的,并且时刻对俄国扩张倾向保持警惕的遏制政策。”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④②D.④①②③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现代科技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梳理新中国科技发展之路,以下新闻报道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8 . 下列四幅图片出自美国学者斯科特·克里斯蒂安松的《文件中的历史-改变历史进程的100份文件》一书。依照历史发展进程,排序准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④②③
9 .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面对外来侵略,挺身而出。下列英雄事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左宗棠率领军队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②台湾义勇军和黑旗军反抗日军的占领
③杨根思带领士兵打退美军八次进攻                  ④杨靖宇领导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血战
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原始时代,我国先民在采食植物和狩猎的过程中,慢慢积累起一些运用中草药的知识。《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末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载药365种。《神农本草经》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属阳,五味属阴,“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唐初医学家孙思邈著成临床医药学巨著《千金方》,取“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之意。时至宋代,制定了制剂规范,在用药上已将重要的配伍禁忌药物具体地加以总结。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综述了16世纪以前药物学成就,收载药物已达1892种。为明确药物产地、形态等,他不畏艰苦亲自到各地采访,搜集各种药物标本。《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先无机物而后有机物,先植物而后动物,“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随着西学东渐的加快,西方医药输入日益增多。近代名医张锡纯明确提出了“中药”与“西药”的概念及其二者差异。云:“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证,以西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本,则奏效必捷,而临证亦确有把握矣”。

——摘编自张效霞《辨证论治的由来》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事业焕发了新的生机。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各类中医药院校陆续建立,其中以本科院校为主,兼有专科教育为补充。中医药工作者不断整理中医药典籍,挖掘秘方验方,开发中成药制剂。屠呦呦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从青蒿中分离出能够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对人类防治疟疾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我国基本建立了以药材生产为基础、工业为主体、商业为纽带的现代中药产业体系。中药在治愈甲型H1N1流感,防治乙脑、流脑、手足口病和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方面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中药类商品出口总额达40.19亿美元,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强劲。

——艾嘉仁《中医史:细说现代中医的创新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中药学的发展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022-04-03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