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两次国共合作。请回答下列小题
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帝国主义压迫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2.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进行了积极抵抗
B.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C.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2020-02-10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自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下列小题
1.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许多民用工业,这主要表明洋务派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事工业的不足D.目标转变,与洋人争夺市场
3.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
B.早期维新派主张
C.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张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020-02-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救国图强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回答下列小题
1.严复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其目的是
A.倡导社会变革B.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C.与外国人进行商业竞争D.适应外国侵略中国的社会现实
2.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
A.发现民主科学主张的不足
B.新文化运动受到反动政府迫害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D.受西方侵华战争的冲击
2020-02-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都有很大的变化和长足的发展。回答下列小题
1.1912年,中国社会的生活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B.通过发电报与家人联系
C.观看国产有声电影D.利用火车运输物资
2.李四光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科学家,他对祖国的贡献是
A.研究两弹一星B.为我国勘探石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C.培育出高产水稻D.研制出巨型计算机
2020-02-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近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武装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回答下列小题
1.解放战争中,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是在
A.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之后B.战略反攻开始之后
C.三大战役后D.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
2.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行“一五”计划D.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3.1956年,中共八大为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阶级斗争为纲”
2020-02-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并逐渐完备。回答下列小题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度
2.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3.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它负责管理
A.起草政令B.审核政令C.全国军事D.行政事务
4.观察如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军机处最初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   ②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决策机构
③军机处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   ④清朝灭亡前夕撤销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020-02-0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从1840年以后频频受到外国侵略。回答下列小题
1.(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列强在中国
A.割占香港B.攫取领事裁判权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D.强建租界
2.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教训落后、腐朽的中国政府B.占领和扩大在华商品市场
C.改造异教徒D.割占中国更多领土
3.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   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外国人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4.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拟定征服世界的步骤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日本为实现第三期目标采取的行动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2020-02-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出现许多变法和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回答下列小题
1.《史记·商君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革除了陈风陋习D.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C.限制地主土地兼并,均衡农民和地主土地
D.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背景是
A.国家积贫积弱B.割据势力太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C.相权过大,皇权受到威胁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农业受到冲击
4.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募役法”共同作用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限制土地兼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增加耕地面积
2020-02-0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历代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王朝疆域图属于
A.秦朝B.西汉C.唐朝D.元朝
2.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作用是
A.削弱了相权B.有利于消除地方格局隐患
C.扩大了地主的势力D.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境遇
3.派大将施琅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B.康熙C.乾隆D.咸丰
4.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作用是
A.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B.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C.杜绝了沙俄的侵犯
D.使漠北蒙古归顺清廷
2020-02-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