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37年10月,八路军分赴山西、河北、察哈尔等地,在当地建立战地动员委员会、抗日救国会等抗日组织,武装群众,扩充军队。中国共产党旨在(     
A.有效贯彻全面抗战的路线B.消除各阶级之间政治分歧
C.推动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D.增强国民党军队抗日力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报刊业有了一个大发展的时期,短时间内即涌现出500种左右的报刊。还有很多省、市纷纷成立学生联合会,出版学生报刊,著名的有《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上海学生联合会日报》。据此可推知,五四运动
A.革新了封建文化秩序B.推动学术理论的进步
C.冲击了北洋军阀统治D.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
3 . 据《晋书·慕容德载记》记载,慕容德在创立南燕政权之后,"建立学官,简公卿以下子弟及二品士门二百人为太学生。德大集诸生,亲临策试”。这一做法(     
A.有利于当时民族文化的融合B.推动了南燕统一北方
C.改变了先秦儒学的民族理论D.扩大了南北政治差距
4 . 早在先秦时期,《公羊传》就曾宣扬过“大一统”和“改制”思想,试图达到拨乱反正的效果。西汉时期,董仲舒就汉武帝在"天道""人世""治乱"三个方面的策问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大一统"学说、"天人感应"论以及独尊儒术等主张,后世将这些思想统称为"天人三策"。这反映出(     
A.儒学呈现出空疏烦琐的景象B.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C.董仲舒思想具有外儒内法的特点D.儒家思想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前秦立国不久,逐一消灭了前燕、前凉等国,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战失败后,前秦又迅速土崩瓦解,之前归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纷纷乘机独立,黄河以北又再陷入分裂的状态。这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是(     
A.南北对峙B.士族崛起C.分裂混乱D.民族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一夫一妇承担的租额方面,隋朝规定为粟三石。唐初,则变化为“每丁岁入租粟二石”,同时妇女不再作为纳租人口。这一税制变化(     
A.提升了妇女的政治地位B.是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C.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D.有利于促进国家人口的增长
7 . 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对内蒙古地区的考古研究中,发现了大量战国时期中原诸侯国的货币。如在赤峰市蘑菇山某一战国遗址发现货币三十余斤,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方足布68枚、尖足布5枚、刀币108枚。由此可知,当时(     
A.全国统一市场已经形成B.存在一定区域商贸联系
C.货币使用状况日益混乱D.华夏认同意识逐渐形成
8 . 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严刑苛法B.统一文字C.独尊儒术D.开凿灵渠
9 . 据《旧唐书·西戎传》记载:开元初,大食遣使来朝,“进马及宝钿带等方物。其使谒见,唯平立、不拜,宪司欲纠之。中书令张说奏曰:‘大食殊俗,慕义远来,不可置罪。’上特许之。”这反映出唐朝(     
A.对外交流的灵活包容B.在朝贡贸易中主张恩威并施
C.践行平等的民族理念D.注重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
10 . 下表是学者戴逸对康乾盛世的不同评价,造成其评价相异的主要原因是,该学者(       
《论康雍乾盛世》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个非常繁荣的时期……繁荣程度超过了汉唐盛世
《论乾隆》如果把乾隆一朝取得的成绩作横向(世界范围内)的考察……那就会呈现出另一幅黯然失色的图景
A.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B.史学观念发生变化
C.所处社会环境的变迁D.史学研究不断深入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