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如果把19~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A.在动荡中走出中世纪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近代化D.在变革中实践近代化
2015-03-11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安徽六安一中高二下周末检测(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总体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北方较稳定,经济大发展B.玄佛道兴起,文化大繁荣
C.政权更替缓慢,国家大一统D.社会大动荡,民族大交融
3 . “字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后世称为“六书”,其所列举出的六种12个典型字例上下、日月、江河、武信、考老、今长中,除江、信外,其余均可见诸于甲骨文字。材料旨在说明甲骨文(        
A.是商周时期使用最广泛的文字B.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C.是音、形、义完美结合的文字D.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4 . 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教规B.用理性目光,审视人类社会
C.提倡科学归纳或实验的方法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2020-01-16更新 | 75次组卷 | 44卷引用:安徽省金寨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
A.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
B.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
C.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
D.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
2018-11-17更新 | 171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就北魏“均田制”,著名学者黄仁宇做了如下的归纳:“魏之‘三长’、‘均田’以及(其后)各朝的‘府兵’,都系用‘间架性的设计’作基础,也就是先造成理想上的数学公式,广泛地推行于各地区。行不通时,互相折衷迁就,只顾大体上在某种程度上的可行,无意以条文作主,凡事认真。这种办法施行至公元775年安禄山叛变时,已不能继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制度在实际推行中受挫B.材料分析出唐朝灭亡的原因
C.黄仁宇否定三长均田府兵制D.材料认为政府执行力度不够
7 . 学者钱穆先生曾将周代至明清的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概括为封建社会、游士社会、郎吏社会、门第社会、科举社会、殖民化社会的六大“社会基准特征”。其中“门第社会”对应的历史时期应是(     
A.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D.隋唐以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学生在学习中古时期世界历史时,对不同地域文明特征概括如下。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东欧继承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合美洲、北非文化
南亚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成为东西文明的纽带
西欧基督教成为文化符号,教权与王权竞争共存
东亚融汇华夏文明的因子,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9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选项对促成这一时期文化繁荣的原因概括最全面的是(     
A.社会大变革B.政治制度的转型
C.经济的发展D.统治阶级的提倡
2023-12-25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明末清初的社会变动冲击着人们的思想,有位思想家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位思想家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