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868 道试题
1 . 东晋时期,大臣孙绰撰《喻道论》,直言“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之耳”。名僧慧远说:“悦释迦之风者,还以‘奉亲’、‘敬君’为先”。这反映出当时(     
A.儒学思想正统地位被动摇B.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
C.国家统一促进了文化交流D.士人的社会地位下降
今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新石器时代初期,尼罗河流域开始种植的大麦和部分品种的小麦是从西亚传入的,后沿尼罗河走廊传至东非的苏丹、埃塞俄比亚,并沿海岸传播到北非的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地。大麦和小麦在非洲的传播(     
A.得益于班图人的不断迁徙B.体现出印度洋贸易的繁荣
C.是区域文明间交流的成果D.使古代非洲文明走向统一
今日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政府在印度设立各种职业培训学校,开展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印度古老的舞蹈和音乐传承技艺也开始吸收西方元素。这反映出印度(     
A.古老文化焕发出生机B.民族文化渐趋衰落
C.殖民地文化色彩浓厚D.思想上被英国奴化
4 . 晋代挚虞作《畿服经》中记载:“国邑山陵水泉、乡亭城道里土田,民物风俗,先贤旧好,靡不具悉。”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记载:“兼记故城遗址现状,并附以按语、考证,对河道经过的大小地名,名胜古迹,记载尤详。”这说明当时(     
A.人们注意到遗址的重要价值B.有识之士呼吁社会重视古文化传承
C.遗址与古墓得到了妥善保护D.地理学家的文物保护知识相当丰富
5 . 自古以来有大量外来的农作物传入中国。秦汉至唐宋的外来农作物名称是胡萝卜、胡荽(香菜)、胡椒,唐宋至明清的名称是蕃薯、蕃茄、蕃豆(花生),清朝以后是洋芋、洋葱、洋白菜。外来作物命名的变化反映了(       
A.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的发展B.天下观念不断改变
C.对外贸易路线的重要变化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6 . 下图所示为国际格局转型框架下的“颜色革命”模式。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大国决定着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B.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相互依存
C.冷战思维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D.核威胁改变了大国博弈关系实质
今日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1850年8月3日,英商在上海创办了供外国侨民阅读的英文周报《北华捷报》,除了刊登商情外,还经常刊登有关中国历史、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文章,设置专栏刊登香港总督包令翻译的中国诗歌。由此可知,《北华捷报》(     
A.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B.肩负着文化侵略的重任
C.有利于国人睁眼看世界D.扮演了文化交流的角色
8 . 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条中国境内最长的跨洲商贸路线繁荣起来,一片东方树叶在武夷山被轻轻摘下,途经今福建、安徽、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区,穿越今蒙古国后直达边贸城市恰克图。这条国际古商道(     
A.从中国一路向西抵达欧洲腹地B.向俄国人民传播了中华茶文化
C.历史上被称为“草原丝绸之路”D.受益于工业革命在全球的推广
9 .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是现实主义者,不具有古埃及人那种来世复生的思想。他们认为死亡是人生命的终结,更关心现实和实际的问题,重视法律以规范社会秩序,克服社会的混乱与动荡。这反映了(     
A.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的生活安宁富足B.古代埃及重视宗教神权统治
C.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有着深刻影响D.两河流域居民宗教观念淡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350年前后,欧洲遭遇了封建制度瓦解和黑死病肆虐的双重打击,出现了秩序崩溃、道德沦丧、积贫积弱、愚昧无知等“封建主义总危机”的症候,导致了知识分子的觉醒,并被赋予了阻遏欧洲衰败的时代使命。该时期“知识分子的觉醒”(     
A.促使人类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反映出非宗教理性时代的来临D.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