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元代,汉族移民沿着交通线深入云南,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随之在云南得到推广。《元史•食货》记载,云南行省纳粮曾高达27万余石,远超同期的辽阳、四川、陕西等行省。据此可知,元代(       
A.移民是云南发展的首要因素B.因地制宜模式收效明显
C.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加强D.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押题卷历史试题
2 . 《史记·平准书》记载为:“至孝文时……匈奴数侵盗北边,屯戍者多,边粟不足给食当食者。于是募民能输及转粟于边者拜爵,爵得至大庶长。”这些措施旨在(     
A.彻底消灭匈奴部族B.善待少数民族部落
C.加强边境守备力量D.笼络人心巩固统一
2024-05-0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模拟(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49次组卷 | 117卷引用: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面为武周时期恒州鹿泉县检校官裴琳的德政碑的部分记载。这一记载反映出当时(     
其年(长安二年)检校官奉敕总停(朝廷停罢检校官),君(指裴琳)则随停,例也。百姓众庶而谋,我君去矣。人斯悴矣。若不□命而诣阙(奔赴京都)乞留,道路相属。奉长安三年四月救:“元瑶清平化俗,奉法无私、人不忍欺,吏不敢犯……特听修旧检校。”
A.德政是地方监察的价值导向B.中央与地方政府存在权力博弈行为
C.官僚考课呈现多元评价体系D.民间力量在国家治理中具有能动性
5 . 16世纪初,抵达美洲阿兹特克都城的西方殖民者记载:“(有些兵土)到过君士坦丁堡,走遍意大利和罗马;他们说,面积如此宽广、布局如此合理、人众如此之多、管理得如此并然有序的市场,他们尚未见到过。”西方殖民者认为(     
A.欧洲兵士孤陋寡闻B.阿兹特克农业技术先进
C.欧洲文明发展落后D.阿兹特克都城非常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面是日本作家森村诚一对日本731部队在撤退之前毁灭罪证时的场景的描述(局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那座利用特殊钢材和近50 公分厚的水泥墙盖起来的特设监狱,十分牢固……部队人员拿着铁镐和铁锹走进特设监狱单人牢房的一刹那,都吓得呆立不动了……他们发现在单人牢房墙上闪耀着黑紫色的大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每个字约为 20厘米见方。监狱里根本无法搞到笔墨,一看便知道那是用鲜血写成的。一个个黑紫色的字迹,像高压电流般地冲击着这些慌忙进行战败处理的731 部队人员的大脑,使他们麻木了
A.材料类型单一尚未形成有效证据链B.印证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
C.文字记载的主观性限定了历史解读D.史料记载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7 . 如表是根据考古学研究整理的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粮食颗粒及折合重量等数据。以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稻米粟米黍米
颗粒数14768138832248
千粒重(克)1627
折合克数236.28827.76615.736
粒数占比47.8%44.9%7.3%
重量占比84.5%9.9%5.6%
A.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B.已具备相对成熟的灌溉技术
C.古代南稻北粟的农业格局初步形成D.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8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38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苏轼所作《秧马歇》中记载,武昌“农夫皆骑秧马。以榆枣为腹欲其活,以楸桐为背欲其轻,腹如小舟,昂其首尾,背如覆瓦,以便两髀,雀跃于泥中,系束赢其首以缚秧”,秧马的使用反映了(     

A.农民对传统农具的依赖B.劳动人民的智慧
C.文人对农业劳动的体验D.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4-05-13更新 | 17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南宁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秦国以军功赐爵受田的做法更是打破了世禄、世业的传统秩序,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C.官僚政治产生发展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2024-05-11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