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下列是美国《华盛顿邮报》使用“自由世界”“西方”一词的统计情况。据此可知
机构词汇1988年1993年百分变化
华盛顿邮报“自由世界”11267—40%
“西方”3687+142%

A.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深
B.美国主流媒体与政府意识出现不同步现象
C.互联网快速发展影响舆论
D.东西方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对抗呈现缓和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该演进历程反映了
A.四国关系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
B.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美苏争霸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格局走向
3 . 南宋末年,浙江嘉兴魏塘镇的佃农带着自产的米,到市场上交易香烛、油盐、药饵之类的日常用品。当地米肆(店铺)将米运至杭州、苏州等地出售,出售后用所得收入在当地购买货物,再回到浙江市场上销售。由此可知,该时期的魏塘镇(     
A.营商环境得到了改善B.商人群体大量涌现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D.自然经济出现解体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
5 . 春秋战国时期,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提出“君民并耕”之说,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节葬”的主张,认为葬礼不分贵贱,一律“桐棺三寸”,也不需要守丧。上述主张反映了当时(     
A.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B.重农抑商的不断发展
C.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D.社会思想的融合趋势
6 . 下图是“1950-1970年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
C.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
D.美元作为世界中心货币的地位结束
2017-07-24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7 . 1789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发表《人口论》,主张通过饥饿、限制婚姻和战争等手段来控制人口增长。1957年,鉴于当时我国的社会经济形势和人口状况,马寅初在广泛调查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以“节制生育,提高质量”为中心的“新人口论”。马寅初的理论
A.与马尔萨斯的理论本质一致
B.符合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趋势
C.有助于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
D.与国家的管理体制不符被否定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1900年夏,南方一家著名报纸刊登文章指出,有许多城市的民众在茶坊、酒肆中聚集谈论,说北方省份的义和拳召集党羽为难各地的教堂、教士,多次与官兵对抗,“罪大恶极”,“无稽谢语层出不穷,闾巷不逞之徒复从而和之”。这反映出(     
A.晚清统治不得民心B.南方缺乏革命的氛围
C.民众关心时局变化D.媒体大都反对义和团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0 . 雅利安人的习惯法本有一夫一妻制的规定。但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一前4世纪的《鲍达耶那法经》宣称,一个男人只能娶1位同种姓女子,但可从每个低种姓中各娶1名女子为妻,这意味着婆罗门男子最多可以娶四妻。这一变化反映出古代印度(     
A.种姓职业不再世袭B.社会等级分化加剧
C.法律强化王室特权D.女性地位不断下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