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古代小说即使虚构,也要写上真实的年代、真实的地点,甚至真实的人名。故事是虚构的,故事发生的空间与时间却是真实的;人物是虚构的,人物的名字却是真实的。中国小说的书名常冠以记、传、志之类的字样,如《石头记《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记、传、志本身就是史书体例的称谓。由此推知,古代小说(     
A.与历史著作具有同等史料价值B.能够准确记述历史人物的事迹
C.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运用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2023-06-01更新 | 1055次组卷 | 11卷引用:第8讲明至清中期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2 . “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史诗有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这些史诗都是由游吟诗人歌唱、口耳相传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些诗是变化的,是根据时代和听众的反映不同而发展的。”据此可知,古代史诗(     
A.准确传递过往历史B.符合当时时代特征
C.体现各地文化交流D.拥有极高史料价值
3 . 汉代实施考课制度,由上级对下级官员的品行作为进行考核,作为对官员赏罚黜陟的依据。下图为在四川出土的东汉“考课”画像砖。该画像砖的史料价值在于
A.寄托了人民对清官政治的期待B.表现出制度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C.反映了其对政治生活影响巨大D.说明考课成为政治压榨的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图1为建于东汉早期的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后壁的“大王车”出行图摹本(局部)。据此可知,“大王车”出行图
A.反映出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C.表明王国拥有治民巡查的权力D.创作手法居世界前列
5 . 下面图1、图2分别为(唐)敦煌莫高窟159窟的僧侣刷牙图和成都出土的唐代骨质牙刷柄图。这两则史料说明唐代社会已注意到
A.文化政策对中西交流的贡献B.个人卫生保健的价值
C.民众生存条件改善的必要性D.佛教对传统习俗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0-07-08更新 | 12238次组卷 | 126卷引用: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新授课导学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北朝民歌《木兰诗》在北宋时被收入《乐府诗集》。诗中描写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中“策勋十二转”是唐代对军功的奖赏。由此能够确定《木兰诗》
A.记载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B.属于宋代文人创作的诗歌
C.在流传中融入新的历史内容D.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价值
2020-07-11更新 | 5944次组卷 | 74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如图是在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的陶纺轮和骨梭。作为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A.纺织机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
B.纺织技术在当时已开始萌芽
C.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D.中国丝织业起源于黄河流域
2024-01-2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预习自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人口持续大规模地向山区流动,带来持续的山地垦殖扩张,各地通过围垦河滩、沼泽、海涂等方式,实现耕地增长。地势低洼的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桑基鱼塘的农业模式,“两利俱全,十倍禾稼”。以上史料可以反映出的信息有(     
A.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B.高产农作物品种引进推广
C.注重生态环境的合理开发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2023-05-31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讲明至清中期的经济与文化(课件帮)-超燃历史一轮课件帮好题帮(新教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所示是小豫同学为探究学习而收集到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史料。据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春秋时期(     
鲁宣公十五年
(前594年)
鲁国实行“初税亩”,即国家根据土地面积向田主征收一定的实物税
楚康王十二年
(公元前548年)
楚国整顿田制和军赋,“量入修赋,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卒、甲橘之数”,即根据收获量的多少征集军赋
鲁昭公四年
(公元前538年)
郑国“作丘赋”,即按田亩征发军赋,每丘(征发单位)征马一匹、牛三头
A.土地所有制变化B.政府鼓励发展商品经济
C.诸侯国纷纷增税D.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
2023-07-08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6课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