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朝代——夏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9-11-06更新 | 125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0年广东广州市番禹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错误的是(   
A.《浅议商朝的政治制度》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清朝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D.《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2019-10-21更新 | 117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8-01-08更新 | 238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3-2014年广东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23-24高三上·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如表“新加坡的儒家文化复兴运动大事摘编”。据此可知,新加坡发动政府儒家文化复兴运动意在(     
时间概况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文化影响的加深,新加坡民众对李光耀政府的“家长式”统治方法不满
20世纪80年代起李光耀和吴庆瑞等新加坡领导人支持并发起儒家文化复兴运动
1985年中文版的《儒家伦理》正式出版,并在全国中学得以普遍使用
1986年英文版的《儒家伦理》正式在全国中学应用推广
A.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B.培育民众的政治认同
C.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D.促进社会文化多元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表“法兰克王国大事记摘编”,这表明当时(     
时间概况
511年国王克洛维召开奥尔良宗教会议,制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宗教法则
6世纪中叶法律规定主教可以修改法官判决和处分渎职法官
7世纪初主教开始参加法兰克王国的立法,并规定最高神职人员犯罪只能由教会处理
A.基督教会的影响力增强B.王权依附于教权
C.罗马法的适用范围扩大D.封君封臣制完善
7 . 关于现代中国的民族关系,党和国家进行了长期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下表所示为中国近现代阐释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的一系列重要表述摘编。这些表述体现了
时间重要表述
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强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A.汉族谦虚礼让的传统B.消除民族差别的理想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D.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8 .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从表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代科技成果(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件)(百分比)(件)(百分比)
公元1—400年4545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45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67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4724%45396%

A.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主要服务于农业
B.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
C.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
D.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
初试二试三试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
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B.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C.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10 . 下表摘编自《清代外债史论》,据该表可知
借款次数总额经建借款额及占
总额百分比
铁路借款额及占经建借款额百分比
晚清政府20813.1亿两(白银)3.7亿两;28.2%2.8亿两;76%
北京政府64615.7亿元(银元)4.5亿元;28.6%3.2亿元;71%
南京政府10845.0亿元(银元)6.0亿元;13.3%2.2亿元;37%

A.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
B.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
C.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
D.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2017-11-03更新 | 53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年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