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1 道试题
1 . 据《史记》记载,张骞游历到大夏(今阿富汗一带)时,见到那里已经有了蜀布、邛竹杖,据当地商人说都是从身毒(古印度)“得蜀贾人市”。这可以用来说明(       
A.“丝绸之路”已经开通B.四川古代对外交通发达
C.蜀地对外交往历史悠久D.汉朝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2024-03-2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御批,大都亲躬力行,十分详细具体,而且数量众多。至嘉庆以后,《南屋述闻》记载:“若寻常安折之批‘朕安’等字者,章京蘸殊敬书,以代御笔。”皇帝“批文件”,除了重要的军国大事外,都是批“览”“知道了”“该部知道”之类的话。这一变化实质上反映出清朝(     
A.中枢机构日益完善B.君主权力日益弱化
C.封建制度基本成熟D.封建统治日趋衰落
2024-03-24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雅安中学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人民日报》创刊于1948年,记载众多的国家记忆,《人民日报·号外》更是记录了影响新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下图报道事件(     
A.为新中国开创新型外交指明了方向B.打破了西方大国对中国的外交封锁
C.结束了中美两国长期的敌对状态D.是中国遵循和平发展理念的成果
2024-03-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吴国封地郭郡所管辖的皖南地区,铜矿储量丰富,且铜质优良。《史记》还记载,“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这可以佐证汉初(     
A.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B.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C.中央集权存在重大隐患D.外儒内法理念影响地方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从东汉末起,我国气候有了逐渐变冷的趋势。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气温降低更加明显,西北地区草原面积大幅度减少。史料记载,曹操在铜雀台(今河北)种植的橘子只开花不结果。这一情况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人口内迁与南迁B.政权更迭频繁C.生态环境的恶化D.民族交流交融
2024-03-01更新 | 585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廊坊明远教育培训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竹书纪年》记载:“帝乙(纣之父)处殷。二年,周人伐商。”小臣艅犀尊上的铭文记载,帝乙十五年曾征伐夷方。上述两则材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       
A.外服方国出现了叛离行为B.分封制加剧统治集团矛盾
C.周武王伐商得到方国响应D.商代后期宗法制趋于解体
7 . 唐代杜佑的《通典·食货典》中记载:“建中新令,(将所有赋税)并入两税,恒额既立,加益莫(其他杂税没有了存在的理由),浮浪(游民)悉收,规避无所”。由此可推知,两税法的实行(     
A.利于规范税目和增加税收B.缓解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强化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D.旨在提高政府征税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人王丹丘在《建业风俗记》中记载:“正德中,士大夫有号者十有四五,虽有号,然多呼字。嘉靖年来,束发时即有号。末年,奴仆、舆隶、俳优,无不有之。”这反映出明朝后期(     
A.注重伦理教化B.等级秩序受到冲击
C.倡导个性自由D.社会主流思想异化
9 . 据史料记载,清朝某一时期直隶、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山西等20多个地区已经种植玉米。这一时期最早可能出现在(     
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乾隆时期D.道光时期
10 . 据史料记载,1645年和1912年当权政府各颁布一则社会改革法令,法令颁布后民间均流传着“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口号。该口号的两次流传中(     
A.民众受影响的思想观念相同B.民众对法令的立场态度相同
C.民众所不满的政权主体相同D.民众所追求的政治利益相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