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摄影作品《个体户登上领奖台》被《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刊登。其拍摄背景是四川省广汉县农村妇女易容和丈夫在小镇开了一家饮食店,既方便了赶集经商的农民,又为自家致富开了财门。1984年2月县里召开勤劳致富表彰大会,易容背着孩子出席受领奖状。这反映了(     
A.农村生产主要经营形式改变B.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农村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D.农民收入有了显著增长
2 . 右图为法国画家雷诺阿于1874—1876年创作的油画《读书的女子》。画面中耀眼的光线斜射过来,在女主人头上洒了一层赤金,红棕色的发髻和白皙的面颊朦胧得失去了轮廓,而她娇艳的樱唇则越发醒目,背景的幽蓝平衡了色彩,更增添几分优雅。据此可知,该画派(     )

   

A.忠实子对内心感受的描绘B.狂热地追求理想世界
C.热衷于描摹光和色的变化D.追求画面的严整和谐
2023-09-08更新 | 94次组卷 | 3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全国卷人教版,12+2+三选一模式)-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中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是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咯咯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这些桔子已经被喷了煤油。”由此可知,该小说
A.想象丰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B.关注细节描写批判社会现实
C.手法夸张怪诞极力表现自我D.反映了美国社会的精神危机
2022-01-17更新 | 363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赤峰二中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5.20)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9年,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以20世纪30年代初的美国为背景,发表小说《愤怒的葡萄》。小说写道:“他们企图用渔网捞河里的土豆,但守卫不让他们这么做。他们到格格响的汽车上捡被扔弃的桔子,但是桔子上已经被喷上了煤油。”据此可知,作者
A.注重对细节的描写批判社会现实B.通过丰富想象对下层民众寄予同情
C.受环保思潮影响反对工业化浪潮D.擅长以荒诞手法抒发个人主观感受
2021-01-24更新 | 1005次组卷 | 16卷引用:内蒙古包钢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检测(B)历史试题
5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有可能认为
A.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B.侵略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
C.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D.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2020-05-12更新 | 979次组卷 | 11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2018-05-01更新 | 1014次组卷 | 32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五中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7 . 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的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都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应该取消个体户”,“将物价权力收到省一级政府中,政界出现了经济特区发展过快,权力下放过多的质疑声音。这些言论
A.有利于纠正经济发展中的过热和混乱现象B.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新的阻力和挑战
C.说明政府应该减小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D.指出了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县以下设立乡、民族乡、镇一级人民政府,作为一级行政机关,以此取代人民公社行使行政权力。这一规定出台的背景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广泛推行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C.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已普遍实行D.全方位开放格局的进一步深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了部分法律,如1843年的《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烟法》,1847年的《都市改善法》,1855年的《有害物质去除法》,l876年的《河流污染防治法》。这些立法的主要背景是
A.工业革命的深入进行B.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C.责任内阁制确立D.议会取得立法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辛弃疾在《破阵子》中写道:“八百里兮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根据当时社会背景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当时经济凋敝B.表达了作者恢复中原的愿望
C.当时民族关系趋于缓和D.反映了当时社会治安混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