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6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治,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A.开明的民族政策B.互惠的开放政策
C.公平的选官政策D.严密的监察政策
2022-03-06更新 | 191次组卷 | 41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恩格斯在介绍欧洲法制传统时说:“教会的教条同时就是政治信条,圣经词句在各个法庭都具有法律效力。”恩格斯在此强调的是,中世纪的欧洲
A.司法深受神学的影响B.宗教传播借重于王权
C.继承了罗马法的体系D.基层社会的自治性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葛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C.西域都护的设置D.丝绸之路的开通
4 . 1928年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说明《非战公约》(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B.能坚决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了完全废弃战争维护和平D.特别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2022-03-05更新 | 1010次组卷 | 5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公羊传》记载:“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
A.表明了春秋时期宗法制度的崩溃B.严重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
C.遵循了周代的宗法制度精神实质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
2022-03-03更新 | 134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5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大致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中央官制的完善
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
7 .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七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
A.分封制B.推恩令C.察举制D.封国制
2022-03-03更新 | 415次组卷 | 4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列文物或遗迹,能够佐证唐朝时期民族关系的是
A.B.
C.D.
10 . 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
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2022-03-01更新 | 1279次组卷 | 156卷引用:2010年辽宁大连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卷(文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